随着中国朝深度老龄化迅速迈进,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企业经营者以及广大群众开始关注老龄社会引发的各种问题。近些年来,关于老龄社会的焦虑情绪不断滋生,已经成为造成当前中国社会各阶层内心深度不安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年轻社会迈入老龄社会,这是中国正在经历的深刻巨变,史无前例,如何应对,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切身利益。对于未来,不管是艰难探索中的老龄产业企业家,还是承担父母和自身养老责任的年轻人,都感到迷茫。大家都在寻找同一个问题的答案——
老龄社会的未来会怎样?是乐观还是悲观?
中国在应对老龄社会上和发达国家有何不同?
中国的战略机遇体现在哪里?
应对老龄社会如何进行顶层设计?
老龄产业从业者应该如何正确定位?
如何解决需求旺盛和赢利困难的矛盾?
为此,《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研究员,以期为关注老龄社会的大众和从事老龄产业的企业家,寻找权威解答。
老龄社会的未来——我们应当充满信心
《中国经营报》:日前,联合国发布了《世界人口展望2019:发现提要》。该报告认为,2030年世界人口将从目前的77亿人增至85亿人,2050年达到97亿人。与此同时,全球老龄化深度发展。您如何看待长寿时代的前景,针对老龄社会应当乐观还是悲观?为什么?
党俊武:人类迈入老龄社会、寿命普遍延长、进入长寿时代,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辉煌的成就。如果只有物质发达、技术昌明、文化进步,而没有大众寿命的普遍延长,这样的发展就会失去意义。如何看待发展问题,过去我们的观察重点是物质进步,老龄社会的到来要求我们把眼光从物质世界拉回来,看看我们人类自身的发展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老龄社会是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更高阶段的重要标志。回望一下过去,长寿只是少数人的事情,现在大众普遍长寿的梦想已经变现。这是人类自身发展的伟大壮举。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针对老龄社会、超老龄社会,目前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和议论:
第一种看法是悲观论调,认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会给经济增长、社会保障,尤其是给养老医疗、长期照护、社会服务带来很多的问题。讲起来似乎很有道理,本质上不仅错误而且十分有害。老龄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它脱胎于年轻社会。如何看待社会发展,最主要是站位和观察坐标。年轻社会我们十分熟悉,社会的主体主要是少儿人口和中青年人口,老年人数量有限,而且寿命短暂。老龄社会则不同,少儿人口、成年人口和老年人口三分天下。如果站在年轻社会的立场看问题,那么老龄社会必然就是问题成堆,而且用年轻社会的那一套也无法解决老龄社会的问题。因此,对老龄社会持悲观态度的人,根本就在于他们的身体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但他们的脑袋还处在年轻社会。这样看问题,结论只能是悲观消极。后果不言而喻,不仅会形成普遍的社会焦虑,而且会打击信念,把人们引向负面发展轨道。这是需要警惕的!
第二种看法认为,老龄社会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这种观点基本上是一个过时的概念。老龄社会之所以是巨大的进步,是因为它不是量的变化,而是一个质的飞跃,它不是单纯的老年人口增多的问题,而是人口的一个结构性变革。从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看,老龄社会都是一场全面深刻持久的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对此,我们首先必须顺应;其次,要考量更高阶段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也就是考量如何建设一个更加理想的老龄社会。如果仅仅基于机遇和挑战二元论思维来应对老龄社会,我们是解决不好老龄社会的问题的。去看待它了,正确的态度应当是扬弃年轻社会的旧思维,建构老龄社会的新思维,唯此我们方能应对。
现在,从东方到西方,从发达国家到已经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从高层官员到普通老百姓,都非常焦虑。为什么?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我们在漫长的年轻社会历史上建构起来的所有制度安排,包括我们的家庭以及方方面面,都是按照年轻社会的要求设计的,这些都没办法适应快速到来的老龄社会的新要求,因此出现了转型期的诸多问题。这些转型性问题,也就是从年轻社会到老龄社会的转型性问题,都是我们现有的观念、发展战略、制度安排、政策体系不能适应老龄社会要求而造成的。现在,中央高度重视,经过全面深化改革,实施中长期的战略,建设重大制度安排体系,健全政策法律体系,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毕竟,我们需要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此外,迄今为止,纵然老龄社会带来的问题成堆,但还没有一个国家因此而崩盘。所以说,我们应该树立老龄社会新思维,对标志人类文明进步的老龄社会抱有信心,对大家都能活得更长的生活抱有更好的期待。
中国最大的不同——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
《中国经营报》:中国的老龄化呈现什么特征?跟发达国家的最大不同在哪里?少子化的中国,应对老龄社会面临的问题是否更加复杂、艰难?
党俊武:老龄社会之所以能够到来,少子化是引发老龄社会到来的一个最决定性的因素;第二位的因素才是老人寿命延长;第三位的因素是人口迁移。
对比日本,中国的少子老龄化的背景不一样。宏观来看,日本少子老龄化是自觉的经济发展结果。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婚育观念、家庭观念随之迅速转变,促使老龄社会快速到来。中国的老龄化特点是人口膨胀,迫使我们不得已必须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这样我们的老龄社会提前到来了。实际上,即使不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我们的老龄社会也会到来。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
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是和现代化进程同步的。中国在20年前就进入老龄社会了,当时我们的现代化任务还没有完成,工业化、城市化现在还在进行当中。所以,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最大的不同就是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这是目前各种老龄问题凸显的重要原因。
但是,对于应对老龄社会,我们国家有自己的优势。一个是我们的经济还在上坡阶段,许多问题可以边解决边做好长远安排。发达国家许多方面比如福利制度早已定型、经济结构已经熟透,要想改变反而困难重重。另一个是我们具有强大的政治优势,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发达国家不具备的。再一个就是我们具有文化优势,不仅有孝道文化,更重要的是拥有厚重的整个人文传统。此外,中国老龄社会问题的集中爆发大体上是60后、70后迈入80岁高龄以后,这大体上就是本世纪40年代以后的事情,我们还有20多年的战略机遇期。最后,从保险学原理来说,老龄社会的集中大规模风险的确很大,但只要人人做好老年期的充分准备,就可以化整为零。现在,党中央应对老龄社会的一个核心议题就是,针对全体公民做好从出生到死亡全生命周期的制度安排。总体看,中国跟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但中国应对老龄社会的根基十分深厚。问题的关键在于全民行动。
战略机遇期——错过了就不再有
《中国经营报》:中国作为从年轻经济体走向老龄经济体的国家,我们应该如何抓住战略机遇期,正确应对老龄社会带来的经济挑战,确保老龄社会条件下的经济繁荣?
党俊武:按照联合国的人口预测,就是到本世纪末,全人类真正意义上都会进入老龄社会。统计学意义上2000年人类就进入了老龄社会。从这个判断来看,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比现代化提前了几十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遇到了很多的挑战,但机遇仍非常多。举例来讲:
中国的劳动人口红利仍然存在。中国不像日本、法国或者其他欧洲国家那样缺乏劳动力。我们现在一个职位还有很多人在竞争,即便到2050年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我们还有7亿个劳动人口。
现在是40~59岁年龄段的人做好养老准备的关键期。60后、70后历史上生育最多的两代人,正在做老年阶段的准备,这样的机遇不管对于企业还是个人都是不可逆的。所以,我们强调发展老龄金融产业意义重大。我们现在也正在研究相关的金融政策建议,以便通过政策来鼓励大家购买老龄金融产品。从现在到2040年,我们还有21年的准备时间,所以这个战略机遇期是比较充分的,我们必须得抓紧,机会不容错过。
顶层设计——作为国策,协同解决
《中国经营报》:应该如何做好应对老龄社会的顶层设计?
党俊武:像习总书记所讲,应对老龄社会最重要的就是加强顶层设计。面对新的人类社会形态,老龄社会带来的诸多问题,不能简单地靠一个五年规划、靠一两项制度来安排解决,我们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关于顶层设计有很多内容:
第一,应对老龄社会要有一个中长期的战略规划——未来的“两个十五年”间,明确我们应对老龄社会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让全体国民有一个定心丸。
第二,应对老龄社会不光是老年人的事情,要将所有人都动员起来。因为未来大家都可能活得很长,最终都要走向老年。如何共同应对老龄社会的到来?就要把应对老龄社会上升为一个基本国策。在这项基本国策引领下,才能把习总书记讲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老龄工作方针落到实处,老龄工作才能有抓手。
第三,完善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制度体系。我们需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坚持从出生准备到身后安排全覆盖的理念,完善生育制度、0到3岁儿童看护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以及养老、医疗、长期照护制度和老人优待政策等,保障全体公民全生命的基本生活。关于这个制度体系,目前已经有了基本框架,现在需要补上短板,进一步体系化、完善化,让它能够覆盖每个人的全生命历程。
第四,最根本的就是要动员每个人真正行动起来。我们不但要孝敬老人,而且要为自己和家庭做好全生命周期的安排,尤其为自己越来越长的老年期做好安排,这是每一个公民自己的战略设计。如果所有的顶层设计最终的落脚点都能落地在每一个人身上,那么老龄社会的总风险也就没有了,我们家庭的风险也就分散了。
去年习总书记讲过一句话,说我们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老龄社会问题是中央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央和国务院从1999年以来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今后还会有更多的政策出台,旨在系统性协同应对老龄社会的诸多问题。对此,我们应当充满期待。
老龄产业的影响——新经济的革命
党俊武:首先,人类从年轻社会迈向老龄社会,既是一个重大的社会转型,更是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经济体系,包括经济运行机制的一个重大经济转型。可以明确的是,我们现有的东西,都是从年轻社会延续下来的,在经济领域同样如此。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现有的经济学理论已经不能适应了。客观地说,农业社会产生古典经济学理论、工业社会产生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这些都是年轻社会的经济理论,套到老龄社会都行不通。经济学界普遍认为,现在是新经济学理论诞生的时代,事实上,复杂经济学理论的产生,已经敲响以往所有经济学理论的丧钟。着眼长远看,老龄社会的到来有利于人类提升经济发展观念、创新经济发展机制、转型经济结构。现在是适应老龄社会的新的经济理论也就是老龄经济学理论诞生的前夜。
其次,老龄社会的到来会给产业结构带来重大转变。从中观的角度来讲,过去的产业体系主要就是为年轻人口服务的。未来的产品和服务的对象,就不光是年轻人,更有老人。此外,儿童和年轻人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不是像短寿时代的那么简单,会有一个全生命周期的考量。未来整个产业结构会出现重大变革。除了科技的推动之外,老龄社会将塑造出一个全新的需求结构,进而塑造出一个全新的供给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经济从适应年轻社会到适应老龄社会之后,一个新的巨大的产业市场就会浮出水面。不要讲本世纪末,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的产业结构就会有一个全新的变化。老实说,老龄社会正在酝酿一场新的经济革命。
正确的定位——区分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
《中国经营报》:您在文章中提到了产业倡导者、产业从业者以及媒体在定位上出现了问题。您认为错误定位的原因是什么?准确的定位应该是什么样的?它们之间应该如何调整?
党俊武:我们现在对于老龄产业,有很多的认识误区,最根本的就是定位不清楚,将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混在一起,把老龄产业事业化,把老龄事业产业化,这显然是不对的。
什么叫老龄产业?有的人认为老龄产业就是老人产业、老年产业,就是为老人提供服务,就是养老服务,就是给老人看病等等,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认识误区。老龄产业为什么不叫老年产业?因为,老龄产业的理念要求是,每个人都要从全生命周期考量自己的长寿生活。如果老了之后我们再去关注老年期的事情,那就成马后炮了。所以,老龄产业强调必须关口前移,在年轻的时候就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举例来说,中年人抗衰老也是老龄产业的范围。如果把老龄产业当作老年产业,就把范围缩小了。对老龄产业的错误认知,是导致我们发展老龄产业错误定位的另一个原因。有些人以为,老龄社会到来就是老年人多了,那就要给老人提供服务和产品,而且把产品和服务仅仅限制在健康、养老两大领域。这是典型的鼠目寸光。我们需要从老龄社会的站位上认识老龄产业,而不应当仅仅从老年人的站位上认识老龄产业。此外,也是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一些人对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最有效率的精神理解不够。包括少数地方的官员,也认为不能冷酷地挣老人的钱,这是非常大的误解。
正确的定位应该是什么?我们要正确区分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
老龄事业解决弱势群体的兜底问题,也就是解决弱势老年群体的基本保障问题,这是政府的责任。比如,全生命周期安排,包括发展老龄产业的公共政策、产业政策等,都是老龄事业要做的事情,生育、就业、退休等各种各样的制度安排,都是老龄事业要做的事情。
要把中国这么规模庞大的老年人口的事情办好,除了依靠老龄事业的基本保障之外,最终还得走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因为它的效率最高。我们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城里养老院一床难求、老年大学排不上号等,主要就是因为老龄产业发展不够,没有达到充分竞争。
因此,正确的定位是在老龄事业保障的基础之上,通过市场化、产业化的机制,能够提供更高质量、更多样的老龄产品和老龄服务。举例来说,政府不要再去办新的养老院了,政府不能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而应该退出市场,做好兜底,引导企业充分进行竞争。这样,老龄产品和服务质量会提高,价格也会降下来,最终老百姓能有获得感。否则,将来我们住养老院还得市长批条子,这是行不通的。
解决盈利困难——探究精准需求
《中国经营报》:现阶段老龄产业的盈利状况和投资者的预期存在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缩短中间的差距?
党俊武:目前中国有2.5亿名老年人,市场需求相当大。从长远来看,如果把40岁到59岁的中年人纳入其中,这个客户群体就更大了,未来需求会非常旺盛。虽然如此,但庞大的需求量并没有让目前的投资者盈利,原因何在?原因有很多,最核心的是有效需求不足。我们从2013年进入元年到现在,为什么有人失败了,有人能够坚持到今天?我们经过研究,认为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些坚持下来的企业能够找到中老年人的精准需求。
以养老地产为例,很多养老楼盘都在郊区,对于老人来说,自然环境是宜居了,但人文环境不宜居,子女探望也特别不方便。中国人是“群居动物”,不接受离群索居,自然就不愿意买单。我建议做养老地产的企业家们从大房地产这个概念去琢磨琢磨,弄清楚老人的真正需求是什么。除了老人的生活照料、医疗健康、老年大学,还有房子怎么处理等,许多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我们总结了几十种养老的模式,很多模式现在运行都非常困难。大家都认为是老年人不愿意花钱。但这一结论无法回答:为什么那些地下的保健品卖得那么火?因为里面有可以挖掘的空间,只是我们没有挖到,被人家挖到了。我建议凡从事老龄产业的企业,让他们的研发人员、设计人员,尤其是产品和服务人员,决不能按照年轻人的思路去办老年人的事情,他们要在养老院或老年人群体里蹲点至少三个月,如此才能找到老年人精准的需求。另外,精准的需求还应该在老年人和他们的互动关系当中去寻找。企业不光要研究老年人需求,还要研究他们的子女、亲戚、伙伴、朋友的需求,并且把各种需求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老龄产业发展战略——不仅是研究者的事情,也是企业家的事情
《中国经营报》:您近期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党俊武:我们现在正着手开展一项重大的课题研究,叫作“新时代中国老龄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主要研究未来两个十五年间,尤其是第一个十五年里面,中国老龄产业发展会有哪些问题、会有哪些重大需求。从国家的层面,尤其从产业政策层面、从制度安排层面,应当做什么样的顶层设计,我呼吁从事老龄产业的各类企业家都来关注这个事情。如果有好的意见和建议,好的企业的实践经验,包括老龄产业的运营模式,欢迎以案例的形式报给我们。研究未来的老龄产业的中长期的发展战略,不光是我们一个研究机构的问题,也需要从事老龄产业的企业家们共同来研究。同时,通过这项研究,我们的企业家也能够真正找到自己的企业战略的顶层设计。
也希望企业家们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上来思考未来的老龄产业战略问题。唯有如此,2035年,中国才能诞生一大批老龄产业的龙头企业。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十三五”规划纲要都对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等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人口老龄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命题,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新发展理念、新技术革命等维度科学认识、深入研究中国特色养老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包括养老在内的人民群众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对老龄事业和产业融合发展给予独特的关注,在借鉴国外养老服务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各自优势展开有益的尝试和持续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西安市在国家补助的基础上给特定老人群体增发生活补贴,山东省一些县建立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江门市融合“慈善冠名+居家养老”理念推进长者食堂建设,福州市鼓楼区打造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等,这些都是对中央政策最好的诠释。
实践证明,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新举措不仅有利于降低养老成本,提升服务效率,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养老服务供给端的转型升级,为满足老年人的多层次的美好需求开辟了新渠道,而且还打造了“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模式,形成了“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养老服务格局,实现了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协调平衡和良性互动,从而达到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与效率的目的,进而让广大老年人享受优质养老服务,让老年人能够“快乐地生活、健康地长寿、优雅地老去”。因此,我们可以充满自信地断言,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大背景下,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新技术革命直接推动、社会力量持续关注的基础上,中国特色养老正在走出属于中国自己的一条独特道路,迎来蓬勃生机。
智慧养老将主导未来养老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变革加快推进,随着网络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智慧养老将主导未来的养老产业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技术革命将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在关键技术产品研发方面取得新进展,为中国特色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引擎,注入了不竭动力。
中国特色养老产业的发展将因为新技术革命而呈现出创新、整合、应用、共享的新趋势,初步形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先进技术、创新产品必将促进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也会为养老服务业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带来重大改变。伴随着慢性病管理、居家养老、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生活照料、紧急救助、数字化文体娱乐等服务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养老服务模式也在逐步创新,由政府购买基本服务、保障基本服务需求,市场负责配置个性化养老服务的模式正在形成。基于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快推进数据共享和数据整合,建立统一的养老数据平台,充分利用网格化数据库,确保有关养老供给与需求更加清晰、养老政策制定更加切合民意,切实解决民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养老需求,增加养老产品和服务的精准化供给。
新发展理念为中国特色养老提供丰富内涵
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较长时间内我们仍将面临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资源布局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养老服务体系碎片化等问题,被动应对的思维模式已经不适应老龄化社会挑战,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养老事业变革与发展。新发展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关乎发展合理性的践行与逻辑,与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密切相关,能够为中国特色养老提供丰富内涵。
其一,秉持创新发展理念,发挥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地方创新探索养老供给新模式,及时总结经验推广,改革创新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中国特色养老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通过采取积极应对老龄化的举措,增强以问题为导向的创新意识,依靠创新驱动,突破制度瓶颈,逐步补齐养老事业短板。
其二,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协调整合优质资源,统筹养老服务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拓展中国特色养老的发展空间;通过厘清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不同主体的作用,促进社会养老、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等多种养老模式协调发展,逐步提高公平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推动养老保障实现全覆盖。
其三,坚持绿色发展,按照绿色养老理念,推广绿色养老产品、绿色养老方式、绿色养老医疗,将生态文明融入养老服务,弘扬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绿色文化,抓住中国特色养老的新机遇,大力发展田园养老、智能养老等低碳环保型养老模式,打造绿色养老环境,从绿色医疗、绿色衣食住行、绿色文化生活、绿色社会关系等多方面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绿色养老服务体系。
其四,坚持开放发展理念,一方面学习借鉴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养老服务经验,另一方面在国家有序扩大服务业开放政策的指导下,鼓励各类资本进入养老领域,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完善养老监管机制,推动中国特色养老事业快速发展,逐步补齐民生短板。
其五,牢固树立公平共享理念,以人民群众的养老服务获得感、幸福感为评价标尺,加强养老、医疗卫生和社会资源共享的宏观设计与调控,完善养老、医疗卫生和社会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体系,构建养老、医疗卫生和社会资源共享的服务体系,健全养老、医疗卫生和社会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切实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作者:郑碧强,系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如今人们谈到养老金话题,不再谈“老”色变。疑虑在减少,信心在增加。这样的信心来自于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和社保基金结余持续增加,养老金待遇水平逐年提高。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采取切实有针对性措施,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一定具备应对老龄化冲击和挑战的能力,社会保障事业一定能在更高水平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日,一则“养老金2035年或将耗尽结余,‘80后’可能成为无养老金可领一代”的新闻,成为社会热点。其实,在几个月前,人社部有关负责人就对类似话题作出了回应,表示养老金能够按时足额支付。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开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养老保险收支平衡话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人们对养老金可持续性发展的疑虑,更多反映出对老有所养、美好生活的期待。随着讨论逐步深入,社会对待社保话题也在越来越理性。一个直观的变化是,如今人们谈到养老金话题,不再谈“老”色变。疑虑在减少,信心在增加。
这样的信心来自于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和社保基金结余持续增加,养老金待遇水平逐年提高。从基金规模看,人社部统计显示,2018年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55005亿元,基金总支出47550亿元,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58152亿元。从待遇来看,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迎来15年连涨,各项社保基金运行继续保持总体平稳。
所谓“80后”可能成为无养老金可领一代,其实是个伪命题。早在本世纪初,我国就决定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作为专门用于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储备基金,以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给养老保障等方面带来的压力。同时,我国成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这笔“保命钱”。截至2018年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资产总额已近3万亿元,为我国养老保障提供着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当然,对于那些质疑和担忧的声音,也应给予足够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老龄化日益加深。预计到本世纪30年代,我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高峰期。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养老保障压力不断增大,养老金可持续发展仍面临巨大挑战——这些挑战有眼前的,也有长远的。从当前看,结构性矛盾依然是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主要挑战。由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各地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不统一,基金结余差异也非常大。从长远来看,在人口老龄化形势下,养老保险抚养比逐年下降,对养老保险的影响比较大。直观地说,抚养比下降,意味着缴费的人少了,领钱的人多了,如果持续下去,不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会给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养老保险时间跨度大,持续保持增收是保证养老无忧的基石。对此,中央高度重视,制定了一揽子积极、综合的应对措施。比如,在财政投入方面,为确保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我国不断加大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投入,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5285亿元,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省份倾斜;从投资运营看,2018年以来,无论是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还是到账资金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去年起实施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则有利于帮助一些出现基金当期收支失衡的统筹地区缓解压力。据测算,2019年中央调剂基金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左右,受益省份受益规模将达到1600亿元左右,能够进一步缓解基金缺口较大地区养老金支付压力。
过去几十年,人们见证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从无到有,从覆盖劳动者到覆盖全民的过程。作为一个人均收入处于中等水平的发展中大国,目前我国参加各项基本养老保险的总人数超过9.4亿人,建立起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堪称社会保障发展的奇迹。眼下,面对诸多挑战与困难,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通过凝聚共识,未雨绸缪,形成改革合力,采取切实有针对性措施,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一定具备应对老龄化冲击和挑战的能力,社会保障事业一定能在更高水平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口老龄化对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人口老龄化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对教育结构、教育发展重心、教育质量和教育内容产生重大影响,深层次的影响就是对教育体制,特别是办学体制的影响。
对教育结构的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现行教育体系将面临结构性调整。从以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主的格局向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老年教育并驾齐驱的格局发展。
对教育重心的影响
除了对新增人口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之外,教育事业的重心将是职业技术教育、职业继续教育,特别是针对大龄劳动力和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的职业培训。
对教育质量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教育质量的影响,表现在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与教育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矛盾上。这种矛盾,要求提高劳动年龄人口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形成新的国家竞争力,从而满足我国老龄社会高人口抚养比的需要。
对教育内容的影响
应对人口老龄化实践,对教育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在改革课程体系和改革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调整优化教学内容,使人口老龄化基本国情教育和老年期生活知识性教育系统化,使受教育者成为符合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的人才。
对教育体制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推动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改善目前资源不足、民办教育发展滞后等问题。
目前,我国人口养老化问题较为突出,国家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应对工作。为满足养老服务需求,我国需要大力发展养老产业,但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服务养老产业较为薄弱,建议进一步深化养老产业金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股权投资比重,大力发展信用增级服务,积极发展资本市场,鼓励发展非银金融服务,从而为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要“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工作,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支持养老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今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相关部委以及地方政府也密集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高质量发展我国养老服务等产业时不我待。但是,养老产业仍属于我国金融服务的薄弱领域,建议针对养老产业发展对金融服务的迫切内在需求,加速推进我国金融服务供给侧结构型改革进程,提升金融体系对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服务效率,降低金融服务成本。
我国应加速发展养老产业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一个世界性的普遍挑战,我国也不例外。早在1999年我国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近三年每年新增60岁及以上人口均超过1000万。截至2018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49亿,占总人口的17.9%,预计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5亿,2050年将达4.8亿。
根据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情况,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面临着“未富先老”、“未富快老”等诸多不利因素。要满足数亿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已显得十分紧迫,这也是国内外前所未遇的艰巨挑战,需要我国加速发展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国养老产业,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期待的内在要求,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社会长期稳定,是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幸福工程”。同时,养老产业也将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预期产生重大影响,有助于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成为助力我国经济长期中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
目前,养老产业还没有统一标准定义,泛指围绕满足养老需求的相关产业总和,大致可分为老龄康养用品制造业、养老服务业、老龄人口宜居产业以及老龄金融业等重要部分。伴随政府部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我国养老产业,特别是养老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很大。高质量发展养老产业,有助于优化我国产业总体布局与结构调整,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服务领域的制造业发展水平。
我国养老产业主要特征
从金融服务养老产业视角看,我国养老产业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发展速度快,潜在规模大
养老产业规模主要是由需求决定。我国总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规模大,城镇人口占比较大,2018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58%,而且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已经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核心因素将驱动我国以养老服务为主的养老产业迅速发展。根据相关部门预测,2019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8万亿元,2019年至2023年,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7.13%,2023年将达到12.8万亿元。此外,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测算,我国养老产业产值将在2050年突破100万亿元,占当时我国GDP的三分之一以上。可以较为确定的是,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养老产业市场,因此当前养老产业属于朝阳产业。
(二)需求类型多,业态呈多样化
满足个人养老需求的服务是一项综合性服务。养老产业作为满足养老需求的供给产业,涉及旅游、教育、居住、看护、医疗、康复、资产管理等。从纵向看,养老产业链条长,我国当前养老产业衔接并不通畅;从横向看,养老产业细分行业之间跨度大;从地理分布看,我国养老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我国养老产业既有养老产业普遍性特征,也有我国特有养老产业特征。
(三)集中度较低,头部效应不明显
因受发展时间较短、分布区域等影响,我国养老产业细分行业集中度较低,特别是头部效应并不明显。无论是养老制造业,还是养老服务业,因为头部效应不明显,意味着细分行业发展仍处于草莽阶段,行业整合度较低,距离高质量发展还有较大差距。
(四)盈利水平较低,商业可持续性不高
我国养老产业,特别是重资产类型的养老服务机构,在启动初期,投资规模较大、投资周期回报长和利润率较低,虽然政府部门在养老用地、审批、融资、税收、经费等方面给予很多优惠政策,但是还有很多运营中的养老服务机构处于探索之中,养老服务机构盈利模式容易受到外部冲击,抗风险能力较弱。从商业利益考虑,我国养老服务机构商业长期可持续性较弱。
总之,从金融角度来看,我国养老产业受到自身风险收益特征限制,距离当前银行普遍融资审批标准还有不小差距。虽然政府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服务养老产业,但由于受传统金融服务路径依赖影响较为明显,养老产业金融服务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我国养老产业发展中尤为突出。
破解养老产业金融服务瓶颈
我国养老产业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金融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服务养老产业,需要产融深度融合,实现良性互动循环,也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创新和金融科技创新强度。
当前,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特别是养老服务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建议围绕“增加融资可得性;降低融资成本”两个维度,积极破解养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服务瓶颈,积极提升养老产业金融服务效率,显著降低养老产业融资成本。
(一)积极提升股权融资占比,提高股权资金回报
股权融资能够明显降低养老企业初期财务成本,应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股权融资对我国养老产业的重要贡献:一是扩大股权投资基金的资金来源渠道,特别是要鼓励来自政府机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国有企业等长期稳定的资金,或者境外低成本资金,进入养老产业股权投资市场等,源源不断地为我国养老产业提供股权资金支持。二是积极给予股权投资基金和管理者财税政策优惠,提升养老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回报水平,降低基金运营管理成本,做大我国养老产业股权投资市场。三是积极完善养老产业领域股权投资基金的正常退出机制和退出渠道,给予股权投资基金更多信心和更稳定预期。
(二)大力开展融资增信服务,提高债权融资效率
债权融资仍然是我国养老产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债权融资的提供者主要是银行机构,但是因为养老企业的资产构成以及现金流等问题,缺乏有效的第三方担保,因此,大力发展第三方提供的信用增级服务,特别是充分发挥融资担保机构重要作用,是助力养老企业满足银行机构授信条件的有效办法。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以及产业专家的作用,积极组建服务养老产业融资的专业担保机构,降低信息不对称,优化资金风险分担机制,提升养老产业银行信贷融资效率。
(三)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降低融资成本
资本市场融资有助于降低养老产业融资成本,应积极发挥我国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大力推荐养老产业领域的优质企业到科创板、创业板以及中小板等上市融资;鼓励大型养老机构公开发行债券融资;积极发展REITs等资本市场融资工具,为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这有助于提升养老产业股权投资市场的吸引力。
(四)鼓励发展非银金融服务,满足融资多样性需求
要发挥我国金融体系综合服务功能,特别是要提升保险、信托、租赁、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充分利用自身风险承担特征以及金融功能,积极开发符合养老产业需要的特色金融服务产品,满足养老产业多元化融资服务需求。另外,要积极发挥保险公司作用,进一步提高我国商业养老险深度,提高保险公司在养老体系中的参与度,鼓励研发商业性长期护理险产品,为参保人提供质优价廉的长期照护服务。
总之,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金融资源是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之一。实现我国养老产业快速平衡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工程,我国金融机构应顺应大势,发挥特长,主动担当,有所作为,利用金融资源,持续推动完善我国养老产业生态体系,充分满足老年人对未来美好生活期待,助力我国产业升级换代以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分别系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
目前,我国人口养老化问题较为突出,国家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应对工作。为满足养老服务需求,我国需要大力发展养老产业,但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服务养老产业较为薄弱,建议进一步深化养老产业金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股权投资比重,大力发展信用增级服务,积极发展资本市场,鼓励发展非银金融服务,从而为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要“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工作,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支持养老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今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相关部委以及地方政府也密集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高质量发展我国养老服务等产业时不我待。但是,养老产业仍属于我国金融服务的薄弱领域,建议针对养老产业发展对金融服务的迫切内在需求,加速推进我国金融服务供给侧结构型改革进程,提升金融体系对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服务效率,降低金融服务成本。
我国应加速发展养老产业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一个世界性的普遍挑战,我国也不例外。早在1999年我国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近三年每年新增60岁及以上人口均超过1000万。截至2018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49亿,占总人口的17.9%,预计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5亿,2050年将达4.8亿。
根据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情况,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面临着“未富先老”、“未富快老”等诸多不利因素。要满足数亿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已显得十分紧迫,这也是国内外前所未遇的艰巨挑战,需要我国加速发展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国养老产业,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期待的内在要求,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社会长期稳定,是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幸福工程”。同时,养老产业也将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预期产生重大影响,有助于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成为助力我国经济长期中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
目前,养老产业还没有统一标准定义,泛指围绕满足养老需求的相关产业总和,大致可分为老龄康养用品制造业、养老服务业、老龄人口宜居产业以及老龄金融业等重要部分。伴随政府部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我国养老产业,特别是养老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很大。高质量发展养老产业,有助于优化我国产业总体布局与结构调整,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服务领域的制造业发展水平。
我国养老产业主要特征
从金融服务养老产业视角看,我国养老产业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发展速度快,潜在规模大
养老产业规模主要是由需求决定。我国总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规模大,城镇人口占比较大,2018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58%,而且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已经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核心因素将驱动我国以养老服务为主的养老产业迅速发展。根据相关部门预测,2019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8万亿元,2019年至2023年,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7.13%,2023年将达到12.8万亿元。此外,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测算,我国养老产业产值将在2050年突破100万亿元,占当时我国GDP的三分之一以上。可以较为确定的是,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养老产业市场,因此当前养老产业属于朝阳产业。
(二)需求类型多,业态呈多样化
满足个人养老需求的服务是一项综合性服务。养老产业作为满足养老需求的供给产业,涉及旅游、教育、居住、看护、医疗、康复、资产管理等。从纵向看,养老产业链条长,我国当前养老产业衔接并不通畅;从横向看,养老产业细分行业之间跨度大;从地理分布看,我国养老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我国养老产业既有养老产业普遍性特征,也有我国特有养老产业特征。
(三)集中度较低,头部效应不明显
因受发展时间较短、分布区域等影响,我国养老产业细分行业集中度较低,特别是头部效应并不明显。无论是养老制造业,还是养老服务业,因为头部效应不明显,意味着细分行业发展仍处于草莽阶段,行业整合度较低,距离高质量发展还有较大差距。
(四)盈利水平较低,商业可持续性不高
我国养老产业,特别是重资产类型的养老服务机构,在启动初期,投资规模较大、投资周期回报长和利润率较低,虽然政府部门在养老用地、审批、融资、税收、经费等方面给予很多优惠政策,但是还有很多运营中的养老服务机构处于探索之中,养老服务机构盈利模式容易受到外部冲击,抗风险能力较弱。从商业利益考虑,我国养老服务机构商业长期可持续性较弱。
总之,从金融角度来看,我国养老产业受到自身风险收益特征限制,距离当前银行普遍融资审批标准还有不小差距。虽然政府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服务养老产业,但由于受传统金融服务路径依赖影响较为明显,养老产业金融服务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我国养老产业发展中尤为突出。
破解养老产业金融服务瓶颈
我国养老产业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金融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服务养老产业,需要产融深度融合,实现良性互动循环,也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创新和金融科技创新强度。
当前,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特别是养老服务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建议围绕“增加融资可得性;降低融资成本”两个维度,积极破解养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服务瓶颈,积极提升养老产业金融服务效率,显著降低养老产业融资成本。
(一)积极提升股权融资占比,提高股权资金回报
股权融资能够明显降低养老企业初期财务成本,应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股权融资对我国养老产业的重要贡献:一是扩大股权投资基金的资金来源渠道,特别是要鼓励来自政府机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国有企业等长期稳定的资金,或者境外低成本资金,进入养老产业股权投资市场等,源源不断地为我国养老产业提供股权资金支持。二是积极给予股权投资基金和管理者财税政策优惠,提升养老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回报水平,降低基金运营管理成本,做大我国养老产业股权投资市场。三是积极完善养老产业领域股权投资基金的正常退出机制和退出渠道,给予股权投资基金更多信心和更稳定预期。
(二)大力开展融资增信服务,提高债权融资效率
债权融资仍然是我国养老产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债权融资的提供者主要是银行机构,但是因为养老企业的资产构成以及现金流等问题,缺乏有效的第三方担保,因此,大力发展第三方提供的信用增级服务,特别是充分发挥融资担保机构重要作用,是助力养老企业满足银行机构授信条件的有效办法。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以及产业专家的作用,积极组建服务养老产业融资的专业担保机构,降低信息不对称,优化资金风险分担机制,提升养老产业银行信贷融资效率。
(三)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降低融资成本
资本市场融资有助于降低养老产业融资成本,应积极发挥我国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大力推荐养老产业领域的优质企业到科创板、创业板以及中小板等上市融资;鼓励大型养老机构公开发行债券融资;积极发展REITs等资本市场融资工具,为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这有助于提升养老产业股权投资市场的吸引力。
(四)鼓励发展非银金融服务,满足融资多样性需求
要发挥我国金融体系综合服务功能,特别是要提升保险、信托、租赁、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充分利用自身风险承担特征以及金融功能,积极开发符合养老产业需要的特色金融服务产品,满足养老产业多元化融资服务需求。另外,要积极发挥保险公司作用,进一步提高我国商业养老险深度,提高保险公司在养老体系中的参与度,鼓励研发商业性长期护理险产品,为参保人提供质优价廉的长期照护服务。
总之,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金融资源是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之一。实现我国养老产业快速平衡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工程,我国金融机构应顺应大势,发挥特长,主动担当,有所作为,利用金融资源,持续推动完善我国养老产业生态体系,充分满足老年人对未来美好生活期待,助力我国产业升级换代以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分别系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