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德州市召开全市2017年度“银龄安康工程”总结表彰会暨全市老龄工作会议。会议表彰了“银龄安康工程”完成较好的单位和个人,总结了2017年度各项工作开展情况,确定了2017年度全市重点工作任务。
截至2017年底,我市54.2万老年人参与到“银龄安康工程”之中,全年发生理赔案例2700余件,赔付金额达936万余元。九年来,我市各级老龄工作者紧密围绕“关爱老人、保障民生”宗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夯实管理基础、增强服务能力,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提供了意外伤害保障。
3月22日,德州市召开全市2017年度“银龄安康工程”总结表彰会暨全市老龄工作会议。会议表彰了“银龄安康工程”完成较好的单位和个人,总结了2017年度各项工作开展情况,确定了2017年度全市重点工作任务。
截至2017年底,我市54.2万老年人参与到“银龄安康工程”之中,全年发生理赔案例2700余件,赔付金额达936万余元。九年来,我市各级老龄工作者紧密围绕“关爱老人、保障民生”宗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夯实管理基础、增强服务能力,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提供了意外伤害保障。
为继续推进“抓全面从严治党创平安和谐机关”活动,促进“五型机关”建设,3月21日下午,自治区老龄办机关党委举办2018年第一期文化大讲堂活动,由维权调研处副处长任建国同志做了“站立新时代,加快新疆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学习十九大联系业务工作专题讲座,老龄办系统36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任建国同志结合十九大报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产业发展”的精神,将老龄化的概念、目前的现状和今后的目标进行了认真通俗易懂的讲解,并对新疆老龄事业和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就新时代如何加快新疆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作了阐述。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使我办干部职工对做好老龄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对十九大关于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工作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当下我们正在经历关于养老的剧大变革,作为新疆老龄工作部门,我们要以更高的站位、更高的目标、更高的标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以实际行动使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开创老龄工作的新局面。
2018年3月23日下午,临沂市老龄办党组中心组举行2018年第一次集体(扩大)理论学习。
会上,首先集体收看了《唤醒党性,激活初心—临沂创新开展“党员画像”主题实践活动》纪录片,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治国理政》选篇、《省委书记刘家义在中共山东省纪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传达了《关于5起违反工作纪律典型问题的通报》和《关于4起“四风”方面典型问题的通报》。
随后,大家围绕学习内容,结合自身工作思想实际深入交流了心得体会。大家普遍认为,这次学习充分体现了市委开展党员干部纪律作风集中整顿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也确立了党员干部但的道德准线和纪律底线,体现了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的与时俱进精神,凸显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的从严治党理念。
会议指出,全体老龄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尤其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进一步提升“四个自信”,严于律己,努力践行入党誓言,认真履职履责,不断开创全市老龄事业发展新局面。
党组书记、主任杨一凡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此次学习准备充分,达到了预期效果。通过学习,大家进一步领会和坚定了全面从严治党和纪律规矩意识,坚定了以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唯一的领导核心不动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不动摇。
对党组理论中心组下一步的学习,会议提出了两点明确要求: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中心组成员要原原本本学、原汁原味学,研机析理、融会贯通,自觉学习、主动学习,促进思想的提高和工作的改进;二是努力端正学风。要清醒认识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要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原则,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实现走在前列目标的生动实践;三是强化学习质量。单位要及时列出专题学习计划,加强督促指导,建立学习考勤制度和学习档案制度,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学习的科学性系统性。
市老龄办党组理论中心组全体成员,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参加了学习。
5月21日,成都市第十七届老年艺术节邛崃分会场文艺演出活动在邛崃市隆重举行,活动由邛崃市老协会、老体协、老年大学、高何镇党委政府联合举办。参加此次艺术节演出的老年朋友达150人,联欢表演了十六个节目,为高何镇300余名观众和老年朋友送上了一场文化文化的“饕餮盛宴”。
老年表演团队一踏入高何镇,就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情欢迎。在高何综合文化站,老年艺术表演家与村民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表演了大合唱《前进吧!中国共产党》,舞蹈《马背上的情歌》《山谷里的呼唤》,乐器演奏《花儿与少年》《我是一个兵》,以及独唱《春天的故事》《天边》等,这些节目深得高何镇广大观众和老年人的喜爱。
此次艺术节用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将各种优质文化资源延伸到农村基层,让老人尽享文化之美,不仅满足了农村老年人越来越多的文化期待和文化养老的需求,还集中展示了我市在文化养老方面的成果。
近日,烟台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工作的意见》(烟政办字〔2018〕58 号),确定自今年6月30日起在全市启动实施职工长期护理保险。
凡参加烟台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和退休人员,均纳入长期护理保险保障范围。正常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参保职工,经评定后符合条件的,自核准之日起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烟台职工长期医疗护理保险资金筹集方式为每人每年100元,分别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每人60元、财政补助每人5元、福彩公益金每人划拨5元,个人每人30元(可从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代扣)缴费。同时规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重度残疾人、年满49 周岁(含)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父母及三级以上伤残独生子女等群体的个人缴费部分由县市区政府(管委)给予全额资助。
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障方式分为医疗专护、医养院护、巡查护理三种。医疗专护是指定点医护机构开设医疗专护区,为符合医疗专护准入条件的参保职工提供24小时连续医疗护理服务;医养院护是指定点医护机构开设医养院护区,为符合医养院护准入条件的参保职工提供24 小时连续在院照护服务;巡查护理(包括居家护理)是指由定点医护机构定期指派医疗或护理人员,为符合巡护准入条件的参保职工定期提供巡诊照护服务。
在费用报销方面,长期护理保险重点保障长期处于失能、失智状态的参保职工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等所需服务和日常生活照料费用,分为“基础护理费用”和“日常照护费用”。“基础护理费用”主要是指与医疗护理密切相关的护理费用,包括诊疗费、护理费、巡护费等费用。“日常照护费用”主要是指参保职工发生的与日常生活照料相关的费用,包括生活护理指导、洗发、擦浴等。
经评定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的人员,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基础护理费用”(含参保职工在享受医疗专护待遇期间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由个人负担10%,长期护理保险资金负担90%;“日常照护费用”以“照护服务包”的形式予以保障,参保职工个人不负担“照护服务包”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