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国家层面应对老龄化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目前情况看,政缺少国家层面上的统筹。政策不配套,社会服务组织欠缺、老年病医院、基层养老机构等资源严重不足等。中国在整体上已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次大会主题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如何在国家层面上因应老龄化问题?这非常重要,值得认真讨论和研究。也是这次大会的意义所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新
-
全文:老年人占老年人的总数将近一半,未来将达到70%。根据社科院的一份报告,中国2013年“空巢老人”——子女不在身边,无人照顾的——已突破1亿。
——无子女老年人的数量庞大。失独老人增多,丁克家庭
-
姚余栋:预计15年后中国进入超老龄社会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中国网财经12月21日讯(记者岚枫)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主办,民生银行协办的“新时代,新格局,新智慧--‘十三五’规划思路及2049战略研讨会暨民新指数发布会”今日在京召开。央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姚余栋预计,2030-2035年左右,中国进入超老龄社会,80岁以上的人口接
-
全文:”今日在京召开。央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姚余栋预计,2030-2035年左右,中国进入超老龄社会,80岁以上的人口接近六千万,到2040年左右,会达到1亿,而超老龄社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银发贫困。
他认为
-
深度人口老龄化下的五大预警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中国人口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老年赡养比约为8:1,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的比例将迅速降为5:1,2030年为3.5:1;2050年为2:1,老年赡养负担接近德国和日本,较英国和美国严重。 如果老年人口持续低收入和低消费,服务业的发展将因缺乏购买力而停滞,产业结构转型和人口结构变化将难
-
全文:数量和覆盖面由2010年的2688万人扩大至1.28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3.4%,约占全国总人口(港澳台地区除外)的1/10。目前,未富先老主要指人口老龄化和货币收入的矛盾。改变未富先老局面,既要
-
应付老龄化 中国将做得更好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两位经济学家对于记者的提问,都予以了详细解答,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亲民范”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不但对世界经济号脉,还不吝为中国经济发展献言献策。其中,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指出,中国民众真正需要关心的不是通胀,而是看起来似乎没多大关系的汇率问题;而戴尔·莫滕森则认为,为了避免再
-
全文: issarides
1 经济有发展就不怕通胀
新快报:您曾经谈到通胀并非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中国现阶段最大的问题是汇率的问题。但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他们更为关心的就是高通胀带来的高物价,而不是相比之下和看起来
-
老龄化社会的后果及建构积极老龄化社会的途径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在席卷全球的人口老龄化“银发浪潮”扑面而来之时,人口老龄化对人口自身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决不亚于人口膨胀,由此引发的种种议论与纷争可谓沸沸扬扬,莫衷一是。然而,究竟什么是老龄化?我们对所谓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本身及其后果又有多少认知?如何正确看待老龄化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本文从探讨老龄化的
-
全文:
随着家庭结构小型化和人口流动的加剧,空巢家庭不断增多。据有关资料,目前我国有2340多万65岁以上的空巢家庭老人,全国城市空巢家庭已达到49.7%[1][†],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
-
加拿大养老体系及私人养老金计划借鉴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加拿大政府于1957年推出第三支柱私人养老金RRSPs计划。其目的是鼓励中、高收入人群积累足够的余额,以便退休后能够维持或接近退休
-
全文:支柱个人储蓄养老保险。
现阶段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极为不足,目标替代率仅为城镇上年平均工资的58%左右;企业年金则覆盖率较低,全国范围覆盖人数尚不足参加基本养老的6%。前两大支柱的退休保障总替代率远
-
不能用“人口红利”解释劳动力供求情况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在我国讨论“人口红利”问题,其正向意义仅仅在于,提醒人们重视人口结构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有利条件;其反向影响却很大:会误导社会对劳动力供求形势的判断,以为“人口红利”结束就是劳动力开始逐步短缺。这些片面和错误的认识会影响我们对就业形势的判断。◆“人口红利”是影响经济超常增长的一个因
-
全文:就是劳动力开始逐步短缺。这些片面和错误的认识会影响我们对就业形势的判断。
◆ “人口红利”是影响经济超常增长的一个因素。
1.“人口红利”和“人口机会窗口”。
一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要经历三个阶段,即 “高出
-
国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做法和启示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些国家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这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也与民生紧紧相连。关注、研究、重视和采取措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在国家之间形成共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仅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战略课题,也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和义不容辞的义务。一些国家为了有效应对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大力
-
全文:和居住条件的改善。英国政府左右的政策性保障性养老护理院,已占到英国全国的17%以上。在对待英国社会养老、敬老、助老的引导和社会协调上,英国政府对老年人的养老、敬老、助老视为社会公共事务,把其放到社会
-
农村老年教育途径新探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成为人类文明发展最强劲的助推力,我国要如期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必须普及教育,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这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所决定的。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医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寿命普遍地延长。据民政部《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
全文:当中就有1位老年人,我国已迎来第一个老年增长高峰期。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解决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矛盾与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国家一方面反复修改与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切实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另一方
-
老年学的拓升与老龄科学中国学派的建构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新闻 关键词: 社会 老龄 问题 科学 人类
-
描述:老年学的拓升与老龄科学中国学派的建构党俊武(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54)TheExtensionofGerontologyandtheConstructionoftheChineseSchoolofAgeingSciencesDANGJunwu(ChinaResearchCenteron
-
全文:和研究存在诸多问题 整体来看,目前我们关于老龄社会的认识存在以下突出问题。第一,重视微观问题,忽视宏观问题。老龄问题已经成为全国上下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相应的文献可谓汗牛充栋。但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