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底,毕节市完成本年度百岁老人统计审核申报工作,根据统计,2018年度毕节市共有百岁老人255人,连续7年保持增长。据统计资料,2012年度,全市百岁老人共有127人,本年度比2012年净增128人,同比增长100.79%,再次突破历史记录。
据统计,本年度年龄最大的百岁老人有117岁,111岁以上的百岁老人有4人; 106-110岁的有28人,100—105岁的有223人;女性百岁老人193人,占百岁老人总数的75.69%,男性百岁老人62人,占百岁老人的24.31%。
2018年3月底,毕节市完成本年度百岁老人统计审核申报工作,根据统计,2018年度毕节市共有百岁老人255人,连续7年保持增长。据统计资料,2012年度,全市百岁老人共有127人,本年度比2012年净增128人,同比增长100.79%,再次突破历史记录。
据统计,本年度年龄最大的百岁老人有117岁,111岁以上的百岁老人有4人; 106-110岁的有28人,100—105岁的有223人;女性百岁老人193人,占百岁老人总数的75.69%,男性百岁老人62人,占百岁老人的24.31%。
3月26日,应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徐长斌主持召开市政府九届十九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老龄工作,对当前及今后的老龄工作作了周密安排。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听取了市老龄办主要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市长徐长斌同志对市老龄办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市老龄办在人员少、经费少、工作担子重的情况下,依然精神饱满,工作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奉献,在去年积分制考核中被孝感市评为优秀单位,为全市老龄事业作出了贡献。
会上,市长徐长斌同志要求老龄委成员单位立足全市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着眼于“四区五城”建设的要求,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工作方式,增强发展能力,以科学务实的精神谋划好老龄事业,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奋力开创老龄事业发展新局面。
为了进一步推动老龄事业正常开展,会议决定增加10万元老龄事业费并纳入预算,老龄事业费主要用于特困高龄老人救助、开展孝子孝星评选、组织老年人才艺大赛、老年协会建设、城乡老年人生存状况调查等。
截止2017年度,我市户籍老年人口已达37.58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6.88%,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为了满足我市老年人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市老龄办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为老服务。几年来已投入87.75万元,购买社会组织提供的艺术体育指导、社区老年教育、文体交流比赛等服务项目,丰富了我市老年人晚年生活。
2014年起,我市投入48.75万元连续四年购买乌鲁木齐市健身秧歌协会艺术体育指导项目,由专业体育指导员走进社区,对老年文体骨干进行艺术体育培训,4年来已深入105个社区,采取现场示范动作、手把手教学等方式为3100多名社区老年人开展了秧歌、健身操、广场舞、服饰表演培训指导,并组织了4 次全市社区艺术体育培训交流展示会,提高了社区文体团队的艺术水平,展现了各族老年人爱国爱疆、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社会反响良好。
在此基础上,我市不断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投入19万元购买夕颜老年活动服务中心社区老年培训项目,对473个社区老年人开展946次法律、养生保健讲座;投入10万元购买乌鲁木齐市老年服务协会“夕阳生辉,老有所为”服务项目,开展老年继续教育和老年志愿服务活动;投入10万元购买96580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追忆往昔,共筑中国梦”口述历史项目;引导新疆老年病医院、普瑞眼科医院等社会组织开展面向社区老年人的义诊、健康教育等活动。几年来已有3.3万名老年人受益。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我市老龄办充分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增加了老年人公共服务供给,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龄事业发展,为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助力“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乐”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养老服务机制,完善养老服务网络,全面准确掌握全市特殊老年群体基本情况,推动特殊老年群体信息数据库建设,酒泉市老龄办、民政局于2018年3月联合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全市特殊困难老年群体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对全市特殊困难老年群体相关信息进行采集。
此次信息采集对象为具有本市户籍的特殊困难老年群体,将特殊困难老年人分为独居老年人、空巢(留守)老年人、孤寡老年人、特困老年人、困难残疾老年人、困难家庭老年人等6类,每类设计精细化表格,从老人的个人和家庭成员信息、收入来源、生活自理状况、身体和精神现状、需求状况等全方位、多角度精细化采集数据。
《通知》要求,各县(市、区)老龄办、民政局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从讲政治、惠民生,关心特殊老年群体生产生活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次信息采集工作的重要性,周密部署,精心安排,靠实责任,落实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及时组织力量入户开展信息采集。采集的信息要全面客观、准确无误,真实反映老年人实际状况。查实情、报实数,做到“社区(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项不出错”,为建立酒泉市特殊困难老年群体数据库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知》明确,此次信息采集工作于4月30日结束,结束后市老龄办将加紧建设全市特殊困难老年群体数据库,并根据老年人实际情况每年进行数据库信息动态更新,通过建立详细的特殊困难老年人数据档案,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实现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
从2010年以来全省常住人口各年龄段人口占比可以看出,2010-2015年,0-14岁人口占比呈现持续走低,直至2016年全面二胎生育政策出台后才出现缓慢回升;从2014年开始,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开始呈现震荡性下降,2014年全省人口总抚养比为47.51,2017年上升到48.83,全社会的抚养负担逐年增加,人口红利逐年递减;2010年以来,65岁及以上人口一直呈增长趋势,2010年为302.62万人,2017年上升为372.32万人,占比也从2010年的8.71%提高到2017年的10.40%,老龄化程度持续加剧。
全省2010—2017年常住人口分年龄结构占比情况
单位:% |
|||
年份 |
0-14岁 |
15-64岁 |
65岁及以上 |
2010 |
25.26 |
66.03 |
8.71 |
2011 |
24.65 |
66.37 |
8.98 |
2012 |
24.15 |
66.75 |
9.10 |
2013 |
22.83 |
67.51 |
9.66 |
2014 |
22.23 |
67.79 |
9.98 |
2015 |
22.19 |
67.61 |
10.20 |
2016 |
22.30 |
67.40 |
10.30 |
2017 |
22.41 |
67.19 |
10.40 |
上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5月4日上午召开全体(扩大)会议。市委副书记尹弘出席并讲话,强调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老龄工作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好地为老年人创造高品质生活,更好地鼓励老年人老有所为,切实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尹弘指出,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老龄工作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使命。要坚持需求导向,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声音,准确把握全社会对为老服务的新诉求,认真细致研究完善政策举措,着力解决老年人反映突出的实际问题。要坚持改革导向,积极稳妥推进为老服务工作试点,鼓励扶持老龄产业发展,推动智能化养老。要坚持社会导向,引导多元主体积极参与老龄事业、老龄产业,进一步开展和创新各类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活动,让广大老年人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会议要求,今年以完善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为重点,以落实打响“上海服务”品牌中“建设国际老年友好城市专项行动”为契机,致力于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全面推动上海老龄工作新发展。
副市长彭沉雷主持会议。
近日,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及市民政、卫计等涉老职能部门人员专题调研了攀枝花市养老服务产业。
调研组先后调研了攀枝花市康复医院、台湾敏盛长辈照护中心、普达颐养护理院等居家服务、社区服务、机构养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调研过程中,调研组与当地养老产业专业人士就攀枝花市如何立足区域实际,成功打造“阳光花城”地域养老名片,率先在全川做大做强养老服务产业进行了学习、交流和探讨。调研组结合巴中市情,认为我市应首要抓好政府职能性养老工作,重点抓好兜底养老、农村养老、机构养老等为老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政府为老服务政策体系,保障和提升基础性养老工作质量。其次应充分激活市场机制,科学规划巴中养老产业体系,合理布局养老功能格局,契合森林康养催化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着力打造“秦巴氧都·蜀中养地”森林康养名片,助推巴中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为切实保障上世纪六十年代精简退职职工的基本生活,江西宜丰县财政局根据宜春市人民政府《关于提高2018年城乡困难群众救助标准的批复》要求,经县民政局审核确定后,按城市精简退职老弱病残职工每人每月425元、农村精简退职老弱病残职工每人每月385元的补助标准,通过“一卡通”方式一次性发放该县58名精简老职工2018年生活困难补助28.1743万元,让精减退职弱残职工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充分感受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