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沭阳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 地方工作 - 全国老龄办官网
2017年2月10日下午16:30,沭阳县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平台,接到了来自七雄镇双条河村91岁宋功敬老人的来电:“头摔破了,家里就自己一人……”。平台工作人员先是安慰了老人,紧接着立即启动平台紧急救援流程,并在最快的时间内把老人送到医院。接着与老人的侄子、孙女取得联系,并快速通知了当地服务人员赶往医院,老人得到了及时救治,头部缝了针线,平安无事。平台后续几天还不断跟老人做沟通和交流。“禾康‘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特别亲切和温馨。”老人说。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放开养老服务业市场。”县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放开养老服务业市场,促进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规范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我县从2015年开始相继出台了《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沭阳县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沭阳县养老服务体系专项资金补贴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首创的分散供养五保老人“1+1”关爱照料机制,得到“江苏省2015年民政工作十大创新成果奖”; 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敬老院“三有三能六达标”改造工作,荣获“全国五保供养先进单位”。2016年,我县在分散供养五保老人“1+1”关爱照料机制的基础上,又创新完善分散五保对象“1+N”关爱照料制度;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关爱照料服务机制,对全县失能五保老人实行集中护理、供养,目前已收住63位失能五保老人;乡镇养老服务中心每月一次走访分散供养五保老人。
据了解,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我县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手段,2016年,我县通过公开招标,引进南京禾康智慧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建立沭阳县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开启“互联网+居家养老”的新型服务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已为全县4176名城乡老人开展线上线下服务。该服务中心通过搭建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将智能化智慧养老辐射全县40个乡镇(场、街道),在全市首家实现智慧(信息化)养老服务在全县全覆盖。通过智能终端与老人的联结,可以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电话慰藉、健康提醒、紧急救援和定位寻踪等服务;通过与服务人员的智能联结,可以实现远程监督、智能报单、数据汇总等。
在做好居家养老服务的同时,我县还改革敬老院运营机制体制。在敬老院统一增挂社会养老服务中心牌子,实行民非注册登记,将敬老院委托给社会养老服务中心(民办非企业)管理,在满足区域五保 、“三无” 老人需求的前提下将空置床位向社会开放,实现乡镇(街道)敬老院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型发展。改革供养经费保障模式,打破原有传统五保供养经费保障方式,改由县财政专户直接按月拨付到乡镇(街道)敬老院,服务人员工资待遇与服务对象数量和服务质量挂钩,釆取系数法计算发放。通过一年时间的运行,全县吸收136名社会老人到敬老院入住,空置床位得到有效利用,床位使用率提高21.5个百分点;服务人员工资采取系数法计算发放,平均工资在2500元以上,增长率为62%,从根本上调动了服务人员的积极性,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入住老人的幸福指数大幅上升。
“敬老院的服务人员服务水平真不错,比自己儿女在身边都贴心。”不少入住敬老院的老人们点赞道。
截止目前,我县有养老机构55家,其中乡镇敬老院37家,民办养老机构18家。全县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419个,其中城市社区覆盖率100%,农村社区覆盖率86%。建成老年人助餐点56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家。全县养老床位总数8706张,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