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资讯>动态新闻>  青海每8人中就有一位老人 直面老龄化:新挑战蕴含新机遇 - 地方工作 - 全国老龄办官网

青海每8人中就有一位老人 直面老龄化:新挑战蕴含新机遇 - 地方工作 - 全国老龄办官网

日期:2018.06.21 来源:点击数:12
3 0
发布时间: 2018-06-20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 

  青海省每8人中有一位老人

  按照我国人口老龄化划分标准,60岁以老年人达到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达到7%,称之为“老龄社会”。相关数据显示,1999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10%,这就意味着我国早在19年前就进入了“老龄社会”。

  负责全省老龄工作的有关人员对此说,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青海省老龄化程度相对低些,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也晚了10年,于200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2016年年底相关数据显示,全国老龄人口约占总人数的17.3%,青海省占比为12.4%,也就是说每8人中有一位老人。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让人不得不关注另外两个关键词,即“人口抚养比”和“人口红利”“人口抚养比”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反映社会负担的相对程度。“人口红利”是指劳动年龄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比较低,劳动力供给相对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从而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这段时期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机会窗口”或“人口红利期”。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为76.3岁,青海省的平均寿命为71.7岁;全国的人口抚养比为25.05,全省的人口抚养比为17.95,从这两组数据中可以看出,青海省的人口抚养负担低于全国,人口红利大于全国。

  虽然青海省人口老龄化严峻程度低于全国,但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老龄化带来四项挑战

  省老龄办工作人员分析,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将在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代际关系、城乡发展四个主要领域带来挑战。

  其中在经济发展方面,人口老龄化对供给侧的资本积累、劳动力供给、技术进步以及需求的投资潜力、消费增长均有显著影响。据专家预测,2011年至2050年,如果应对不力,人口老龄化可能使经济年均增长率压低约1.7个百分点。

  在民生保障方面,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服务保障需求持续攀升。预计2015年至2050年全社会用于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照疗服务与设施方面的费用占GDP的比例,将由7.33%增长到26.24%。

  在代际关系方面,老年抚养负担持续增加,目前是不足4.2个劳动力抚养1位老年人,到2035年将出现2个劳动力抚养1位老人的局面,这一变化容易诱发代际利益分配矛盾和冲突。

  在城乡发展方面,大量农村年轻人口迁往城镇,加速了城镇化发展进程,但加剧了农村老龄化程度,这将深刻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村发展活力,加大了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

  危机催生许多机遇

  相关人士表示,令人欣慰的是,人口老龄化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发展带来许多新机遇。

  由于老龄化所带来的机遇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倒逼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老年群体消费需求的迅速增加,为老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有利于老龄产业做大做强;社会养老保险和金融型养老资产的增加,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充足的长期资金供给,有利于发展壮大资本市场;现在50岁左右、即将步入老年群体的的人,大多都有知识、有经验,养育子女负担轻,继续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意愿在不断提升,成为可开发利用的潜在人力资源;人均耕地面积增加,就有利于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为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当前的老年人和未来10年进入老年队伍的人口,大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成长起来的,是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拥护者、实践者和倡导者,这一群体的扩大,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老龄化产业隐藏着无限的商机,如养老地产、养老金融、老年用品、老年旅游、养老机构、医养医院、老年教育等产业,都是未来的朝阳产业。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