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温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实施,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根据《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要求,温州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制定了《温州市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十三五”目标任务分解方案》,将《规划》明确的“十三五”温州市老龄事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项目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
在《任务分解方案》中明确了完成“十三五”温州市老龄事业发展主要指标的责任单位,并对职工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社会养老床位数占老年人口比率、养老服务业提供就业率、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覆盖率等10项量化目标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老年福利制度、加大贫困老人社会救助力度、强化家庭养老支撑功能、完善养老服务评估体系、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增强机构养老的活力、增加和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培育壮大养老服务市场主体、加快医养融合发展步伐、推进医养融合服务社区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促进城乡养老服务协调发展等29项目进行了任务分解和部署。
温州市老龄委要求,全市各有关单位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按照分工要求,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全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市老龄委将《规划》的中期评估和定期通报制度,督促《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近日,山东省老龄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工作考核小组,到东明县对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工作进行考核。菏泽市市政府副秘书长赵汉松,市老龄办主任张道学,东明县政府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李明轩陪同活动。
省考核组首先听取了东明县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工作的汇报,到基层就高龄补贴金发放、养老服务机构质量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及65周岁老年人健康管理、落实优待规定情况进行实地检查。
通过考核和实地检查,省老龄办考核组认为,东明县落实“一法一条例”走在了全市的前列,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特别是实施的高龄补贴金发放制度在全市首开先河,老年人进一步享受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对今后的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保障工作,考核组提出了要求。围绕“五个老有”总目标,实施好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出台有关配套政策措施;健全市、县区、乡镇、村四级老龄工作网络;着力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以落实优待老年人规定,大力实施银龄安康工程,积极协调各方面力量创造性开展工作,为老年人做实事、办好事,切实维护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老龄事业得到持续发展、健康发展。
为了推动《酒泉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顺利实施,确保在2020年实现全市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预期目标,近日,酒泉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制定下发了《关于落实<酒泉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成员单位分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规划》确定的“十三五”时期全市老龄事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领域发展指标分解落实到老龄委相关成员单位。
《意见》明确了完成健全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强化老年人医疗保障和服务、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强化老年人权益保障、加快老龄产业发展、促进老年人全面发展和落实工作保障措施等7大项共29个分项任务的责任单位,对老年社会保障、老年健康保障、养老服务保障、老年宜居环境建设、老年精神文化生活、老年社会参与和管理等6个方面涉及的22个具体指标任务进行了分解和部署,做到了任务分工明确、责任靠实到位。
市老龄委要求,老龄委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按照职责分工,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切实把相关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同时,市老龄委将密切关注《规划》的实施,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适时通报各项目标任务进展情况,动员和督促老龄委各责任单位履职尽责,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大格局的作用,推动全市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城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公共活动设施,基本实现老有所养。加大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促进养老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40 张以上,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 30%以上,60%以上农村建立农村幸福院等互助式养老服务设施。
二是发展康养服务业。坚持事业、产业发展并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实行居家养老和社会化养老相结合,促进医养结合,积极拓展以高端医疗、健康管理、休闲养生、养老服务、体育健身为主要内容的康养服务业。重点建设市社会福利(养老)服务中心、枣庄颐源山庄养生养老产业园、枣庄市立二院驻高新区养老康复中心、山亭区健康养老服务中心、市中区甘泉养老康复中心、滕州市龙河湾养老康复中心、台儿庄区人人健康城、薛城区鸿福怡养护老院、峄城区怡养山居养老健康基地、山亭区养老养生示范基地等。到2020年,符合标准的日间照料中心、敬老院等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和镇街。
三是促进医养结合。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推行医养结合模式,加快康复医院建设。促进医养融合对接,鼓励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开通预就诊绿色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提高健康保障水平,争取人均寿命达到7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