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极应对城乡人口老龄化挑战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12月7日,2014中国老龄产业创新发展高层论坛在广州举行。论坛由国家爱晚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联合举办,中国黄河经济文化发展研究会承办。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以及美国、日本等国的2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围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主题展开深入
-
全文:养老服务模式。
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万宝瑞在主旨演讲中,以大量数据指出当前我国农村社会老龄化面临严重挑战,这些挑战包括:1.农村老年
-
痴呆症流行在亚洲隐现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痴呆症在亚洲的上升幅度很快,这为不断增加的照护者大军带来了巨大负担。这些照护者主要为家庭成员。JaneParry和崔威远(音)就痴呆症如何开始受到人们的正确认识进行了报道。73岁的尹继亮(音)曾经期盼着退休的到来,到那时他和她76岁的夫人苏志英(音)可以放松下来,享受一下他们的劳动成果。可是不然,他
-
全文:口数得来的,根据中国人口研究机构的预测,这一比率在2010年时为1:9,而到2050年时将变成1:3。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供的数据,与中国的总人口相对而言,估计超过65岁的人口比率将从2005年的7.8
-
养老资源的预估与储备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21世纪》: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哪些缺陷?为应对养老金缺口,是否需要采取延长退休年龄等措施?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等渠道如何形成有益补充?郭平: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还在不断完善之中,但在制度设计上的碎片化倾向并没有完全克服。不仅表现在巨大的城乡差异,同时,生活在城市里不同职业背景的老年人,包括公务
-
全文:,即便子女给老人寄回钱来,雇佣保姆、就餐、看病等方面都和城市有较大差距。所以应该将城市发展成熟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因地制宜地推广到农村,加强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的功能,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郭平:城乡
-
党报谈应对养老压力 让我们的父母享受美好时代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来源:人民日报 10月13日迎来第一个法定“老年节”。2012年12月28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九月九日重阳节为中国老年节,标志着老年节从传统的民间节日变成国家法定节日。在我国大踏步迈入老龄社会的今天,老年人群迎来更多社会资源倾斜及个性化服务。我们的父亲母亲,是不是迎来了“美好时代”?养
-
全文:比例大致为1∶1,而在中国,保健服务市场的发展远不如保健品市场成熟。
怎样美好——家庭社区机构共同分担
“我们不是单纯被赡养的对象,绝不能成为社会的累赘。”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原劳动保障部副部长王建伦
-
加快推动老龄产业发展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一方面需要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另一方面需要市场发挥主体作用并动员社会力量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一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2013年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已经超过2亿,占总人口的14.9%,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达到3亿,2033年将达到4亿,20
-
全文:对新事物的学习和接受,一旦接受、习惯、认准了某种产品和服务,就产生了依赖性,就很难改变。因此,对于企业来讲,要根据老年群体的消费特征,在注意产品和服务质量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服务,不仅要重视提高为老年人
-
老龄化社会的后果及建构积极老龄化社会的途径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在席卷全球的人口老龄化“银发浪潮”扑面而来之时,人口老龄化对人口自身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决不亚于人口膨胀,由此引发的种种议论与纷争可谓沸沸扬扬,莫衷一是。然而,究竟什么是老龄化?我们对所谓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本身及其后果又有多少认知?如何正确看待老龄化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本文从探讨老龄化的
-
全文:,但老年人口比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李心海,2008)
(三)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
1、老龄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
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平均
-
养老无忧光有社保还不够 仍需商业险来补充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我有社保,养老没问题。”说起养老,包括记者在内的多数人都有这种心态。的确,截至到2010年底,石家庄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到132.1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人员达到18.6万人,再加上个体参保者,石家庄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专业人士告诉记者,社保养老是按照职工实际的平均工资一部分缴纳的,
-
全文:领取还是早点开始为好。
“个人储蓄型商业养老险具有寿险保障和养老规划功能,应该在年轻时尽早购买。”马燮表示,尽早购买商业养老,保费支出较少,负担相对较轻,如果年纪较大再购买,可能由于身体状况不佳等原因被要求加
-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十部委联合通知解读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宣部、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老龄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老龄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并提出要在2020年基本形成老龄宣传教育工作的新局面。这是积极培育
-
全文:年将增长到近4000万人。三是慢性病患病老年人数持续增加,2013年已突破1亿人。四是空巢老年人口数量继续上升,2013年已突破1亿人。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殊性体现在:由于人口老龄化超前
-
老年事业福利性投资逻辑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老年事业投资的性质是福利性投资,提供的是老年公共品或者准公共品;其回报是老年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和老有所乐,也就是社会效益。老年事业为老年,提高老年人的社会福利共享水平,这是最基本的福利性投资逻辑。 结合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态势和挑战可以分析,老年事业投资的重点和方向:一是老年友好的无障碍环境的改造
-
全文:的特点和安全、方便的需求。
2013年10月1日国际老年人日,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与国际助老会的年度调查“全球老年观察指数”首次发布。“全球老年观察指数”组织调查了91个国家和地区的老年人生活质量,考虑
-
“以老养老”模式是解决我国未来老龄化危机的根本出路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12月24日,正在中国社会院挂职的贵州省委党校副校长汪建初,应邀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在读博士进行讲座,并作题为《以老养老——未来中国养老模式构想》的主题报告,首次公开介绍了他本人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未来中国,以老养老。未来我国的养老事业必将是一个悲壮的旅程。中华民族人口结构正在进入全世界各
-
全文:。
“银色工程学院”,从短期养生旅游到终生教育,根据60—70岁之间老人需求分四个类型开展培训服务,为老人提供精神营养:实现年度阶段性定制进修和终身回炉学习、完成半年至1年的系统学业、完成2至3个月的专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