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月起,郑州市区的城市低保标准,将由每人每月275元提高到285元,同时郑州市区将实现低保一体化,也就是城市和农村的低保标准一个样。
据郑州民政局透露,市政府常务会议已原则上通过提高低保标准,根据调整方案,郑州市区的低保标准是,每人每月285元,比以前提高10元。郑州六县(市)城镇居民的低保标准,每人每月确定为230元,比过去提高了15元。该市农村居民低保标准,定为每人每月130元,这在之前110元的基础上提高了20 元。
此次调整的大“亮点”是,郑州市区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这就是说,以后在郑州市区,将不再分为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全按照城市低保标准来发放低保金了。
根据规定,对市区人均耕地0.3亩以上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城市低保标准285元的70%核算,即200元;对于市区人均耕地0.3亩以下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城市低保标准核算,也是285元。
新华网云南频道10月19日电(记者 吉哲鹏)10月19日,昆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示范点成立,这意味着今后有更多老人在家里能享受到专业的养老服务,幸福安度晚年。
据了解,“居家养老”服务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需要、感情需要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
昆明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设立了情感驿站、文化沙龙、心理咨询室、护理培训班等功能区,将传统的照料养老方式转变为护理型养老方式,实现生活护理和健康护理的双重结合,从而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汉沽区推进居家养老新模式,今年计划建设3个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及5个服务站。居家养老是破解当今社会老年人日益增加难题、实现“老有所养”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优良传统的一个人性化选择,是促进家庭和谐、代际和谐、社区和谐的一项重要举措。居家养老意义重大,很有积极推进之必要。在这一点上,汉沽区的做法值得肯定与称道。
居家养老,即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社区日托和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政府予以补贴为主要方式。它既不同于过来的机构养老,即老年人是在自己家里养老,而不是去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养老,也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家庭自然养老,即老年人除了需要家庭照料外,还需要社会的帮助,主要是来自社区的帮助。这样的养老方式势在必行,同时也容易被老年人所接受,容易得到他们的认可。因为,一方面,随着工作节奏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子女很难有足够的时间陪在老人身边,老年人的空巢化的趋势变得相当明显,尤其是独生子女夫妇,要承担双方父母的养老问题,显然是不堪其重、力不从心,在客观上就造成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弱化,以致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对社会福利和社区照料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年人普遍存有恋家的情结,“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他们希望过一种充满家庭温馨又有儿孙绕膝的生活。环境不习惯、有一种被社会抛弃的感觉、会被人误解为子女不孝顺,大概是一些老年人不愿意到养老机构的主要原因。
基于此,居家养老无疑是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我们希望它能遍地开花,让居家养老这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其覆盖面不断扩大,其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为更多的老年人在“没有围墙的养老院”里撑起颐养天年的一片天。(鲍甄)
老年健康的标志,可总结为十个“得”、六个“正常”和三个“不”。
十个“得”:说得准、听得懂、看得清、算得出、走得动、站得直、吃得下、便得畅、睡得好、想得通。
六个“正常”:体重正常(体重指数18.5~23)、血压正常(<140/90mmHg)、血糖正常(空腹<5.6mmol/dl)、血脂正常(低密度脂蛋白<100mg/dl;高密度脂蛋白:男>40mg/dl,女>50mg/dl;甘油三酯<150mg/dl)、血尿酸正常(男<7.0mg/dl,女<6.0mg/dl)和心电图正常。
三个“不”:上楼胸不闷、步行气不短、走路腿不痛。
老人如果有不符合以上标准的情况,应及早去看医生,争取医生对你的生活方式提出建议及病情的诊断治疗。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应该正确对待,保持良好心态。另外老年人定期体检也非常重要,因为有的病在早期可能无症状,一旦出现症状,问题可能就较严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