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关爱留守老人,提高老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近日,昌邑市老龄办联合义工联共同深入开展了“关爱留守老人普及安全常识”的宣传活动。
活动中,义工们以发放宣传材料、面对面讲解等方式,耐心地向留守老人讲解日常防火、防盗抢骗等常识。截止目前,共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通过宣传,让留守老人对日常防火、防盗抢骗等常识有了一定了解,进一步提高了留守老人的安全防范意识。
为进一步关爱留守老人,提高老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近日,昌邑市老龄办联合义工联共同深入开展了“关爱留守老人普及安全常识”的宣传活动。
活动中,义工们以发放宣传材料、面对面讲解等方式,耐心地向留守老人讲解日常防火、防盗抢骗等常识。截止目前,共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通过宣传,让留守老人对日常防火、防盗抢骗等常识有了一定了解,进一步提高了留守老人的安全防范意识。
苏州市现有各类养老机构200余家,床位数6.7万张,千名老年人拥有各类养老床位47.5张。近期,市政府召开全市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推进会,正式启动把全市镇(街道)敬老院改造提升成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工程。
根据计划,苏州市将用三年时间推进这一工程。届时,苏州市所有镇(街道)原则上均建有一家床位在150张以上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功能以医疗护理为主,为区域内城乡特困老年人、低收入老年人、高龄、独居、失能和部分失能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
据了解,早在2004年苏州市就开始试点建设可以为失能失智、康复护理和临终关怀老年人提供照护服务的护理院。近年来,苏州市每年以政府实事项目为抓手,对全市医养融合工作进行部署推进,着力打通医养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在这过程中,通过在敬老院配备医务科室,开展诊疗项目,为入院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大病康复、临终关怀等全方位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医养需求。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还开设对内服务的医疗机构,聘请具有执业资格的医师、护士,为入住人员提供老年保健、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护理,以及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及急诊救护等服务。
在推进医养融合养老机构建设的同时,苏州市还积极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平台作用,推动建立以医联体为专业技术支撑的个性化健康服务体系。目前,一个以保障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失智和低收入老年人为重点,面向社会全体老年人,专业医疗服务组织提供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服务的医养融合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医养融合居家养老服务。
经过多年持续推进医养融合发展,截至去年底,苏州市拥有各类护理型养老床位达到3.6万张,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的53.5%,并形成了具有苏州特色的民办护理院品牌。此外,苏州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于去年10月起开始试点实施,通过失能等级申请和上门评估,近4000人开始享受长护险待遇。
近年来,昌邑市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农村存在大量留守老人及其他留守人员。针对此情况,昌邑市从三个方面扎实做好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
一是有人管。强化市、镇、村、家庭四级责任;准确掌握留守老年人家庭、子女、身体等情况,并建档立卡,做到一人一档,建立起精准识别机制;社区(村、居)经常与留守老人联系、定期家访。
二是有人帮。镇街设立农村留守人员关爱保护专业干事,村级设立关爱联络员,形成对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全方位关爱服务格局;老龄委等部门组织动员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模范等,协同做好留守老年人关爱与服务工作。
三是有场所。持续推动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农村幸福院,文化大院、文化娱乐室等场所建设,高标准配备了图书室、健身等器材,做到留有所养、留有所乐。
8月29日下午,山东省副省长孙继业来我市视察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烟台市政府副市长张波,蓬莱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升岩,市政府副市长隋玉娜陪同调研。孙继业实地视察了市中医医院涌泉康护中心,详细了解康护中心运营模式,功能特点,并和入住在这里的老人亲切交谈。孙继业对我市医养结合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孙继业指出,要加强标准化建设、养老人才培训,不断提升老人医疗服务水平;要大力发展医养健康产业,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提高失能老人康复水平和参与社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