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金将协调增长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4月22日,人力社保部召开一季度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待遇调整,重点是建立一个相互协调的退休待遇的增长机制,具体办法正在研究制定当中。同时预计,“十二五”期间,职工工资水平将保持较快增长。■尚未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地区仍将适度调整尹成基指出,一季度,13个省区市
-
全文:,职工工资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试点方案正在拟订
据悉,全国已经连续7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2011年全国月人均增加140元左右。2008年,国务院印发了《事业单位
-
浙江省民政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印发“农村五保供养服务设施建设霞光计划”实施方案
-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养老服务政策
-
描述:浙江省民政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印发“农村五保供养服务设施建设霞光计划”实施方案
-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在牡丹江市召开科研基地建设研讨会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8月22日,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科研基地建设研讨会在牡丹江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朱勇、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恺悌、副主任郭平、社会出版总社社会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刘伟荣、全国老龄委办公室政策研究部孙娟娟,以及来自各科研基地和地方老龄科研中心的代表,共计35人。科研中心张恺悌主任
-
全文:8月22日,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科研基地建设研讨会在牡丹江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朱勇、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恺悌、副主任郭平、社会出版总社社会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刘伟荣、全国
-
应积极发展老年护理事业
-
作者:
金召卫 来源:中国民政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康复护理 居家养老 工作方针 服务体系 护理事业 积极发展 老年护理 老年人 有效解决 社会化养老
-
描述:应积极发展老年护理事业
-
建“外挂式养老城镇”应对城市老龄化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成都商报讯(记者马想斌)市政协委员何立新建议,应对城市老龄化,成都应该在周边地区建设“外挂式养老城镇”,进行集中养老。“针对城市内部养老面临诸多难题,成都也应该在周边建设‘外挂式养老城镇’,进行集中养老。”何立新认为,“外挂式养老城镇”既能有效回避城市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分散管理难成规模和成本较高的
-
全文:成都商报讯(记者马想斌)市政协委员何立新建议,应对城市老龄化,成都应该在周边地区建设“外挂式养老城镇”,进行集中养老。
“针对城市内部养老面临诸多难题,成都也应该在周边建设‘外挂式养老城镇’,进行
-
日本医院外老年护理介绍及对中国养老事业的启示
-
作者:
周厚秀 周明芳 廖建梅 来源:护理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院外 日本 老年护理
-
描述:日本医院外老年护理介绍及对中国养老事业的启示
-
浙江省民政厅关于同意建立浙江省政策性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的批复
-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养老服务政策
-
描述:浙江省民政厅关于同意建立浙江省政策性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的批复
-
浙江省民政厅关于切实组织做好政策性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工作的通知
-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养老服务政策
-
描述:浙江省民政厅关于切实组织做好政策性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工作的通知
-
澳大利亚养老院聘请机器人员工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澳大利亚墨尔本一家养老院最近迎来一批机器人员工,它们不仅能照顾老人的生活,还十分善解人意很会讨他们开心。请机器人到养老院上岗,是由澳大利亚阿尔茨海默氏症基金会组织的,主要目的是要测试这种机器人的服务和“待人接物”水平。机器人进入养老院后,担负起一部分照顾老人的工作。研究人员会观察机器人对它们的服务对
-
全文:的服务和“待人接物”水平。机器人进入养老院后,担负起一部分照顾老人的工作。研究人员会观察机器人对它们的服务对象有何影响。机器人的“眼睛”是两个摄像头,能够识别出30张不同的人类面孔,同时它的“耳朵”内置
-
兰州:合水中路社区438名空巢老人“园内”安享晚年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438名空巢老人“园内”安享晚年合水中路社区照料老人吃住和健康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银发如潮”,机构养老将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而在兰州市西固区合水中路社区,这里现有人口5125
-
全文:5125人,60岁以上老人703人,占常住人口的13%,80岁以上老人103人,空巢老人则达438人。昨日,本报记者走进合水中路社区,深入剖析这个西固区最早引入“居家养老”模式的社区,这一新兴的社区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