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状况及特征分析
-
作者:
姚远 范西莹 来源: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2009·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前沿论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北京市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状况及特征分析
-
中国养老金体系面临挑战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本报讯【记者姚世新】根据日前公布的全球第一份关于各国养老金体制的调查,荷兰的养老金和退休金体制在全球排名第一,中国倒数第二,仅好于日本。这份最新发布的墨尔本美世全球养老金指数(以下简称“养老金指数”),分别对世界五个大陆、11个国家私人和公共养老金体系进行了比较,从指数来看,中国排名相对靠后,表明中
-
全文:
本报讯【记者 姚世新】根据日前公布的全球第一份关于各国养老金体制的调查,荷兰的养老金和退休金体制在全球排名第一,中国倒数第二,仅好于日本。
这份最新发布的墨尔本美世全球养老金指数(以下简称“养老
-
台湾长期照护机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患的职能活动参与
-
作者:
吴希文 吴锦喻 苏喜 来源:医护科技期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活动参与 质性研究 机构化 职能治疗
-
描述:台湾长期照护机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患的职能活动参与
-
北京:“九养”新政将推动居家养老服务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新华网北京10月26日电(记者 李文)北京市民政局26日宣布,北京市将出台九条政策,从社会福利、就业、日间照料等六个方面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北京90%的老人将会从中受益。被称为“九养政策”的新政首先把社会福利适度普惠和重点特困帮扶相结合,推出可以作为代金券使用的社会养老助残券。养老助残券将按照年龄
-
全文:方面做出相关规定。
北京市已经形成了“9064”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年居家养老,6%的老人在社区养老,4%的老人集中养老。
据郭旭升介绍,居家养老服务的相关办法已经北京市政府审议通过,并在近期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发布,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完)
-
昆明为老年人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新华网云南频道10月19日电(记者 吉哲鹏)10月19日,昆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示范点成立,这意味着今后有更多老人在家里能享受到专业的养老服务,幸福安度晚年。据了解,“居家养老”服务是以家庭
-
全文:新华网云南频道10月19日电(记者 吉哲鹏)10月19日,昆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示范点成立,这意味着今后有更多老人在家里能享受到专业的养老服务,幸福安度晚年。
据了解,“居家养老”服务是以家庭
-
“以房养老”模式的国情分析及其实施构想
-
作者:
范雪蕾 高子建 来源:商业时代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庭养老 异地养老 以房养老
-
描述:“以房养老”模式的国情分析及其实施构想
-
浅论以房养老模式
-
作者:
张迺英 唐丹丹 王强 来源:企业导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障碍 对策 以房养老
-
描述:浅论以房养老模式
-
2010年江苏养老保险实行五统一 按工资8%缴费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江苏)省政府昨(28)日正式公布了《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施意见》。与此前一些媒体预计的年内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不同,我省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要到明年1月1日才能正式实施。实行省级统筹后,养老保险将在全省范围实行“五统一”,即统一制度政策、统一缴费标准、统一支付项目、统一计发办法、统一管
-
全文:(江苏)省政府昨(28)日正式公布了《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施意见》。与此前一些媒体预计的年内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不同,我省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要到明年1月1日才能正式实施。
实行省级统筹
-
郑州市区低保标准涨至285元 将要实现低保城乡一体化
-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从本月起,郑州市区的城市低保标准,将由每人每月275元提高到285元,同时郑州市区将实现低保一体化,也就是城市和农村的低保标准一个样。据郑州民政局透露,市政府常务会议已原则上通过提高低保标准
-
全文:从本月起,郑州市区的城市低保标准,将由每人每月275元提高到285元,同时郑州市区将实现低保一体化,也就是城市和农村的低保标准一个样。
据郑州民政局透露,市政府常务会议已原则上通过提高低保标准
-
认真做好“空巢老人”调研 积极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在省老年学学会三届二次理事会议上的讲话
-
作者:
童万亨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认真做好“空巢老人”调研 积极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在省老年学学会三届二次理事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