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老龄办首次发布《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白皮书(2017)》(以下简称“白皮书”),这是本市第一版全面介绍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的“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约333.3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4.5%,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二位。本市每百名劳动年龄人口抚养的老年人口增至39.7人,平均一位老人需要超过两名劳动力抚养。
“纯老家庭”约52.14万人
“白皮书”显示,本市人口老龄化呈现老龄化程度高、增长快、高龄人口多、长寿特征凸显等特点。
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约333.3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4.5%。户籍老年人口分布不均衡,城六区户籍老年人口216.8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65%。老龄化程度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丰台区、石景山区、东城区。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丰台区,老年人占比达29.2%。
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增速明显,已从2012年的262.9万人增长到去年的333.3万人。全市平均每天净增500余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净增120余名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预计到2020年,户籍老年人口将超过380万人,常住老年人口将超过400万人。
老年抚养系数逐渐提高,每百名劳动年龄人口抚养的老年人口由2012年的29.4人提高到2017年的39.7人,平均一位老人约需要超过两名劳动力抚养。
家庭全部人口年龄都在60岁以上的“纯老家庭”数量上升,截至去年年底,“纯老家庭”人口达52.14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7.8万人,占户籍老年人口总数的15.6%。
长寿老人越来越多,2012年至2017年,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总人口比重从3.3%提高到4.1%。百岁老人由2012年的544人,增长到2017年的833人。2017年户籍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82.15岁,其中男性79.98岁,女性84.41岁。
老人免费乘公交3.43亿次
白皮书统计显示,本市老年人优待工作持续提质扩面。2009年起,本市推出可做代金券的社会养老助残券,截至2017年共发放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约614.69万人次,发放补贴约6.22亿元,老年人当年养老服务补贴消费达6.02亿元。
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已累计制发北京通—养老助残卡253万张。截至去年年底本市老年人刷卡免费乘地面公交人次约3.43亿。去年9月为3803万次,达到历史最高值。日均活跃卡数量超过39万张,老人出行早高峰集中在9时30分至10时30分。
老楼增设电梯试点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去年,本市增设电梯项目共开工447部,已完成安装并投用的186部。
截至去年年底,社会救助对象中,得到医疗救助的贫困老年人全年累计救助近4万人次,支出救助资金6633.13万元。累计解决3万余户老龄家庭住房困难。为2.5万余人发放遇突发、意外、重大疾病等临时救助金4300余万元。
“一刻钟服务圈”
覆盖近9成社区
去年,市财政安排养老服务资金预算12.81亿元,其中居家养老预算10.89亿元,较前一年增加了27.8%。
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投入运营养老机构506家,投入运营养老床位10.3万张。全市建成运营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6个、建成并运营街乡养老照料中心172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380家。
全市215家公办养老机构,已有112家完成了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占比为52%。通过实施公办(建)民营改革,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由过去的49.6%提升到54.7%,接收入住人数较改革前提高了14.2%。
同时,居家养老服务越发丰富。截至去年年底,本市累计建成“一刻钟社区服务圈”1452个,覆盖社区2706个,覆盖率达到87.5%。208家单位向社区居民开放了食堂、运动设施、图书室等。
截至去年年底,经批准独立内设医疗机构且已经通过医保定点审定的养老机构达73家,引入医疗机构分支或经卫生部门批准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106家,与周边医疗机构签订书面协议的养老机构278家,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覆盖率达90%。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65岁以上老年人达201.34万人。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白皮书(2017)电子版.pdf
为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爱老助老社会氛围,近日,东阳市启动“营造敬老爱老社会氛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敬老月系列活动,为老年人送温暖、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目前,该市有百岁老人29名,100虚岁老人34名,90周岁以上老人3000多人。
一是积极开展敬老爱老教育活动。结合改革开放40周年和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集中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老龄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策部署、十八大以来全市老龄事业取得的突出成就。重点宣传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助老传统美德和敬老爱老助老先进人物事迹,传递社会正能量,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良好风尚。
二是大力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以“敬老月”为契机,广泛开展走访慰问养老服务机构和高龄、贫困、孤寡老人活动,倾听老年人心声,关心老年人生活,解决老年人实际困难。动员社会各界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献爱心和结对帮扶活动,推动各类服务行业为老年人提供优惠服务。重阳节期间,东阳市四套班子领导、各镇乡街道党政领导带队上门慰问百岁老人,为每位百岁老人、100虚岁老人、90周岁以上老人分别发放慰问金2000元、1000元、200元。敬老月期间,开展慈善助老济困送温暖行动,救助慰问困难老人、高龄老人516名,发放救助慰问金33.85万元。
三是扎实开展老年维权优待活动。以维护老年人权益为重点,集中开展老年服务和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认真贯彻落实老年法律法规、老年优待政策,及时解决老年人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问题,开展老年人法律维权、法律援助服务。充分发挥“老年维权示范岗”、“老年优待服务窗口”和“敬老文明号”的作用,为老年人提供优先优惠优质服务。
四是深入开展为老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发挥为老服务志愿队伍力量,组织动员志愿者走进城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老年人家庭,开展家政、照料、护理、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志愿者与贫困、高龄、失能老人结成帮扶对子。积极倡导老年人开展邻里互助,鼓励低龄健康老年人帮扶高龄病残老年人,推动老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巍山镇中心小学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为老人们表演精彩节目,为老人们梳头、叠被子,给老人们写对联、福、寿等;巍山志愿者协会、马宅志愿者为老人们包饺子,并送上水果等礼品和节日问候。
五是广泛开展文化惠老活动。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隆重节俭的老年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东阳市老龄办、老年电视大学、东阳电大联合举办老年电大教学骨干培训班,开展送课下乡,组织老年人学习电脑、智能手机使用技巧、健康养生知识,提高老年人适应现代晚年生活能力;东阳市老年协会为百岁老人送上慰问信及慰问金,并为老人拍照留念;马宅镇妇女志愿者为老人献上的旗袍秀、腰鼓、秧歌等节目庆祝重阳节;千祥镇金村老年分会举办三十周年暨重阳节庆典活动,为老人送去柔力球表演等节目,欢度重阳节。
10月17日上午,以“周雄故里、孝善传承”为主题的“民间民俗·多彩浙江”周雄孝文化节在杭州富阳渌渚镇孝子湾文化公园举行开幕仪式,杭州市副市长陈红英,省民宗委副主任莫幸福,省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傅玮,富阳区领导吴玉凤、陈平、祝一君、孙洁、蒋建民和全省各市民宗局、杭州各区县市民宗局局长,来自江、浙、皖、赣四省市周雄文化相关部门代表,“民间民俗•多彩浙江”周雄孝文化节组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富阳区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统战委员,富阳区各文化团体代表,渌渚镇乡贤以及慕名而来的游客、信众共5000余人欢聚一堂,共同见证传承周雄孝文化,传递孝善正能量。
代表着鼎盛时期分布在江、浙、皖、赣四省的67座祭祀周雄的庙宇,67面幡旗在500米长的孝道上舞动,列队迎接嘉宾入场。放铳、敲锣、擂鼓,在浑厚而庄重的气氛中,仪式开始。
开幕式上,富阳区委副书记、区长吴玉凤代表67万富阳人民向莅临的领导嘉宾发出了热情洋溢的邀请,江、浙、皖、赣四省市周雄文化相关部门代表宣读了贺信,浙江省民宗委副主任莫幸福在致辞中要求活动主办方抓住契机、乘势而上,做好提炼、传承、结合、融入文章,促进周雄孝善文化发扬光大。杭州市副市长陈红英在讲话中希望各区县市学习借鉴富阳经验,加强民间信仰事务管理和培育,为杭州打造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贡献智慧和力量。开幕式上还举行了首届“周雄孝善奖”颁奖,黄小荣等五名孝善好人获此殊荣。富阳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平主持了开幕式。
“孝子祭”的祭祀队伍由172人组成,声势浩大,庄严肃穆地从周宣灵王殿迎接周雄神像,在六渚村内进行巡游,经过渌渚镇小、305省道、孝道、孝心池、孝心广场,在周雄纪念馆修正后在孝心广场开展祭祀。群众自发组织的隆重而肃穆的祭祀仪式传递了周雄孝文化,并通过六渚青狮舞、阆坞竹马舞、桃花岭禅灯等非遗项目进行展示。
开幕式结束后,领导和嘉宾移步周雄纪念馆,与众多游客、信众一起,开启周雄孝文化节的体验之旅。据悉,此次文化节以周雄孝善文化为核心,结合全域旅游,设置了孝子祭、孝子行、孝善传三个方面活动。孝子祭包括周雄祭祀活动、“孝行天下”周雄孝文化交流论坛;孝子行包括“孝行渌渚”周雄孝文化体验之旅、“孝传天下”情景剧首演、孝子宴品尝、孝文化产品设计大赛。孝善传包括“汇匠艺,展孝心”富阳多彩民俗文化小市集、“少年梦,孝先行”富阳少儿书画摄影剪纸优秀作品展、“周雄孝善故事”发布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