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55921)
报纸(2501)
会议论文(1143)
新闻(1008)
学位论文(999)
图书(282)
音频(141)
视频(88)
养老服务政策(27)
专利(7)
按栏目分组
研究文献 (58359)
健康乐园 (2646)
行业资讯 (1008)
教学培训 (77)
政策标准 (27)
按年份分组
2020(116)
2019(1395)
2018(9953)
2017(37960)
2016(5025)
2015(772)
2014(1028)
2013(786)
2012(639)
2011(516)
2010(432)
2009(396)
2008(356)
2007(386)
2006(314)
2005(252)
2004(220)
2003(178)
2002(175)
2001(147)
2000(127)
1999(105)
1998(81)
1997(64)
1996(81)
1995(75)
1994(62)
1993(51)
1992(88)
1988(40)
按来源分组
中国老年学杂志(3812)
-1(2138)
中国老年(2137)
中国保健营养(1924)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374)
中国医药导报(271)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50)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68)
辽宁中医杂志(64)
2017年《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临床研讨会(41)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40)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40)
2017年度《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临床研究研讨会(39)
临床与病理杂志(32)
河北医科大学(28)
吉林医学(24)
中国肿瘤临床(19)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2)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0)
中华病理学杂志(8)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7)
2016《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临床研究研讨会(6)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5)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5)
中华肿瘤杂志(5)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4)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
国外医学(耳鼻喉科学分册)(1)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1)
民间信仰与中国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1)
相关搜索词
中国社科院郑秉文:少子化和老龄化齐现,建议放开生三孩
作者:暂无 年份:2020 文献类型 :新闻 关键词: 人口  社会  老龄化  十四五  制度 
描述:  郑秉文谈到,育龄夫妇生育意愿下降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抚养成本不断提高是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之前的3至6岁的学前教育费用逐年攀升,“入园难、入园贵”已成为严重影响生育意愿的又一座大山。  “十四五”规划中,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了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如在养老方面
全文:新闻记者围绕上述问题和“十四五”规划出台,专访了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  郑秉文表示,“十四五”规划中将应对人口老龄化从“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足见这一时期的人口老龄化压力比“十三五
三十周年纪念大会暨老龄新锐问题报告会和2016年综合学术论坛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中老学字(2016)19号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各地方老年学学会,学会各分支机构,各团体会员单位,学会第三届“老年学奖”获得者及本届论坛优秀论文获得者: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暨老龄新锐问题报告会和2016年综合学术年会于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将颁发学会第三届老年学奖,现将
全文: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暨老龄新锐问题报告会和2016年综合学术年会于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将颁发学会第三届老年学奖,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办单位: 中国
中国有近七成老人居住在农村 城乡养老存在差距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养老差距,是更大范围的“双轨制”。只有真正立足“城乡平等”,完善制度保障,向农村老人释放更多的人文情怀,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从狭义上讲,养老双轨制是指城镇企业职工和公务员、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之间的养老差别;而广义上讲,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养老差距,则是更大范围的“
全文: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养老差距,是更大范围的双轨制。只有真正立足城乡平等,完善制度保障,向农村老人释放更多的人文情怀,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从狭义上讲,养老双轨制是指城镇企业职工和公务员、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之间的养老差别;而广义上讲,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养老差距,则是更大范围的双轨制

无论是企业职工还是国家干部,无论有怎样的制度差别,年老后,城镇居民总是有一定的制度保障;而在大多数地方,农村缺乏完善的养老制度,农村老人养老,主要靠家庭。但近年来,随着农村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农村家庭规模也在逐渐缩小,家庭养老――这种传统的养老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

目前,我国正加快步入老龄社会,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比城市更快。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人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转移,农村空巢家庭不断增多,农村老人既无经济积累,又少知识储备,在“421”倒金字塔形家庭结构下,年轻人生活压力已经沉重,老人又何以安度晚年?

不仅如此,家庭养老还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如家庭关系是否和睦等。若子女无心或无力赡养父母,很可能加剧老年人的凄凉晚景。

近年,农村养老问题已引起政府高度重视。自20098月起,我国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办法,在部分地区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按照新农保时间表,在2010年覆盖全国23%的县(市、区)基础上,到2020年将实现新农保全覆盖。但是,按目前标准,参加新农保的老人60岁以后每月领到的补贴也不过55元,不但保障水平偏低,农村老人独居、缺少照料、生活寂寞问题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我国有近70%的老人居住在农村。农村养老情况复杂,难度巨大。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必须统筹考虑,多方入手。政府、社会、社区、家庭都应真正重视起来,切实树立城乡平等观念,完善制度保障,向农村老人释放更多的人文情怀。

其一,公共财政应增加对农民养老保障的投入,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把符合条件的老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其二,加快农村社区建设,为留守老人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实现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其三,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避免老无所依。此外,子女也要多尽赡养义务。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以实现农村养老的全覆盖、多层次、多元化为目标,逐步建立起人性化、可持续的农村养老体系,这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但意义非同寻常。(北岸)


中国多元养老服务体系逐渐形成,探索医养结合向智能化发展
作者:暂无 来源:经济日报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新闻 关键词: 老人  健康  服务  养老  护理 
描述:‍‍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养老服务成为热词。《政府工作报告》把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同时将其视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重要抓手。当前,围绕我国2.5亿老年人吃、穿、住、用、医等方面的服务产业正在迅速兴起,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也在逐渐形成,在相关服务业发展的环境下,老年人的
全文: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养老服务成为热词。《政府工作报告》把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同时将其视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重要抓手。当前,围绕我国2.5亿老年人吃、穿、住、用、医等方面的服务产业正在迅速兴起,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也在逐渐形成,在相关服务业发展的环境下,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将更加安稳幸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区应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区养老服务业应如何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要求,养老服务业应当如何与时俱进?记者作了一番走访调查。

   医养结合渐入佳境

   在养老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医养结合正在扮演重要角色。

   江苏省常州市是我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截至2017年年底,常州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23.1%,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趋势加快显现。

面对这么大规模的老年群体,如何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常州市的做法是在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以医疗机构延伸养老服务,使养老与医护相互融合。

   对广大失能半失能老人来说,专业照料和护理十分重要。在常州金东方护理院,记者注意到,护理院精心设计了单人间、双人间和三人间,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要。每位入住金东方的老人都有一张卡,里面存储着老人的信息档案,包括健康情况、住院信息、饮食记录等,作为保证老年人健康安全的依据。同时,护理院还有医生、护士、康复师、营养师、社工、心理咨询师、护理员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全程负责老人的护理。

   “医养结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涉及社会保障制度、管理机制、服务体系等一系列问题。让老年人方便就医,是医养结合的关键。这不仅是空间布局的结合,还要在政策、机制、信息、文化等方面全面贯通。”金东方护理院董事长金建勇表示,就金东方而言,通过在社区里专门设立医院并由三甲医院来托管,提升了社区医疗保障水平,老人能够随时就近诊疗,享受便捷的医疗服务。

   在位于常州市金坛区桑榆堂日间照料中心,记者同样感受到了“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的魅力。这里除了为周边社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24小时居家照护、上门助浴外,还与江南医院下设的城区门诊部实现了联动,为老人们提供专项健康检查、康复训练和健康饮食服务。

   “老人入住后,中心的专职医护人员会根据不同老人的具体情况,分别评估健康状况,最终制定出个性化的健康饮食计划,融入老人的护理计划中。”桑榆堂日间照料中心护理部主任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专职营养师会定期根据老人们不同的身体健康状况制定饮食贴士并调整食谱。与此同时,医护人员会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定时定量分发药物,日间照料中心与门诊部密切互动,让老人拿药问诊更方便,省去了来回奔波的烦恼。

  养老消费需求巨大

   除了健康服务,撬动养老消费的另一把钥匙,便是老年日用品。在传统观念里,不少人会把老龄日用品等同于保健品以及衣服、鞋子等。事实上,随着老龄消费市场与时俱进,老年人对个性化、品质化、多元化的产品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可随意弯曲的汤勺、自带LED灯的放大镜、可折叠防滑手杖、各类防褥疮垫、大型助浴设备、分指握力器……在常州国际健康养老产品展示中心,一系列更注重细节设计的小物件,解决了老年人生活中遇到的大问题。

   “以养老用品作为切入点,能够推动整个养老全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比如,养老教育培训、养老运营服务理念的引进,老年餐饮、适老化家庭改造,等等。”常州国际健康养老产品展示中心总经理林伟说。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长期照护保险试点,除了以购买产品和服务为内容的健康养老消费,以长期护理保险为代表的金融类、保险类健康养老消费也在各地日渐兴起。从今年起,常州市联合太平洋、泰康等四家保险公司,发展“金融+健康养老”“保险+健康养老”等模式,试点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保费由政府补助、医保基金划转和个人缴费三部分组成,重点减轻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的费用负担。

   “健康养老服务不仅是事业,更是产业,要有意识、有规划、有举措地把健康养老服务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引擎。”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表示。

   智慧养老提升品质

   尽管当前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城乡之间不够均衡,农村养老服务投入和建设滞后于城镇。与此同时,护理型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一些养老机构服务专业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依然存在。

   专家指出,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单纯的养老服务已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老年人对医生的依赖和需求更高,养老需求呈现高、精、准发展态势。

   在“互联网+”时代,大健康、大数据正推动互联网与健康养老产业加速融合发展。多地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推动健康养老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吴玉韶认为,医养结合的“医”,更多的是指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是大数据、动态的,需要新技术加以承载。

   在常州市天宁区智慧养老服务指挥平台大厅,接线员正在紧张有序地接听有各种服务需求的电话。通过建立“老人—子女—平台”三方联动制度,用户可以通过APP、电话、短信及上门服务等形式,自主选择服务。

   “该平台不仅可以实现下单服务,还可以监督反馈,保证服务质量。”常州市卫健委宣传处陆人杰透露,通过平台,子女可以更便捷地关注父母日常生活情况,并对相关老人服务提出改进意见。

   目前,智能健康设备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并在养老领域中广泛应用。比如,常州市富强新村社区的改造项目,健康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已经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中,全自动体检设备、智能养老机器人等适老用品一应俱全。这些智能设备可以实现建档老人一对一的健康风险评估,并制定促进老年人诊疗的个性化方案。

   常州市副市长陈正春认为,健康养老产业的兴起发展,政府在其中要起到扶持、指导、催化作用。“我们将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积极探索发展‘互联网+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拓展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空间。”陈正春说。


第二届中国(四川)老龄事业暨养老服务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川召开 - 地方工作 - 全国老龄办官网
作者:暂无 年份:2018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发布时间:2018-09-27来源:四川省老龄办作者:  9月20日,由四川省民政厅、四川博览事务局、四川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四川省老年学学会协办的第二届中国(四川)老龄事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四川省民政厅厅长益西达
全文:发布时间: 2018-09-27   来源:四川省老龄办   作者:    9月20日,由四川省民政厅、四川博览事务局、四川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四川省
促进老龄社会健康发展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年份:2020 文献类型 :新闻 关键词: 人口  生活  长寿  健康  人们 
描述:对于如何发掘长寿时代的经济价值以及提高老龄人口生活质量等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作者、英国伦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安德鲁·斯科特(AndrewScott)。推行多样性政策《中国社会科学报》:就国家层面而言,如何在有效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同时支持个体的终身发展?斯科特:我们发现
全文:)。   推行多样性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报》:就国家层面而言,如何在有效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同时支持个体的终身发展?   斯科特:我们发现,衰老过程的可调节程度很高,人们可以通过改善自身的日常行为和所处环境放缓
大学生从事养老服务行业意愿有新变化:前景好,但为何留不住人?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老龄产业协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新闻 关键词: 学生  服务  大学生  养老  专业 
描述:‍5月30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在京发布了《2019中国大学生养老服务就业意愿调查报告》。报告通过对3000多名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发现九成以上的大学生对养老服务行业
全文: ‍5月30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在京发布了《2019中国大学生养老服务就业意愿调查报告》。报告通过对3000多名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发现九成以上的大学生对养老服务行业
烟台市老龄事业发展综述 - 地方工作 - 全国老龄办官网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发布时间: 2017-11-13   来源:烟台老龄办   作者:   近年来,烟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坚持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党政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改善民生与老年人共享相一致、敬老文化建设与政策环境建设相统一的原则,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
全文:、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基本照护等需求得到切实保障。全市实现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市级统筹,退休人员待遇13连增,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全覆盖
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七周期援华项目中期总结会议召开
作者:暂无 来源:老龄研究中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2012年7月20日,由全国老龄办政研部主办、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承办的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七周期援华项目“中国家庭养老支持政策研究”中期总结会议顺利召开。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朱勇,联合国
全文:2012年7月20日,由全国老龄办政研部主办、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承办的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七周期援华项目“中国家庭养老支持政策研究”中期总结会议顺利召开。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朱勇,联合国
[3图]“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第八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孤残儿童护理员全省选拔赛成功举办

作者:暂无 来源:省民政厅 社会事务处 年份:2018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10月17—18日,“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第八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孤残儿童护理员浙江省选拔赛在杭州举行。全省共有11支代表队共32名选手参加本次大赛。经过两天激烈的比赛,杭州市、台州市、丽水市分别获得团体第一、二、三名,绍兴市、湖州市等获得优秀组织奖;何婉晴等8人荣获个人奖。本次大赛有
全文:  10月17—18日,“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第八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孤残儿童护理员浙江省选拔赛在杭州举行。全省共有11支代表队共32名选手参加本次大赛。经过两天激烈的比赛,杭州市
上页 1 2 3 ... 28 29 30 ... 99 100 101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