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应城市老龄办借着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春风,深入每个乡镇农村,将《心理健康·快乐老年》免费赠送给广大中老年朋友,受到广大老年人的一致好评。
《心理健康·快乐老年》系湖北大学徐学俊教授和吕莉老师主编,近50位知名专家、教授参与编写。本书以心理健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主线,以老年人对象,全面介绍了老年人心理健康及保健知识。该书内容简明扼要,表述通俗易懂,案例典型实用,对帮助老年人了解自我和中青年人开展为老服务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近日,湖北省应城市老龄办借着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春风,深入每个乡镇农村,将《心理健康·快乐老年》免费赠送给广大中老年朋友,受到广大老年人的一致好评。
《心理健康·快乐老年》系湖北大学徐学俊教授和吕莉老师主编,近50位知名专家、教授参与编写。本书以心理健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主线,以老年人对象,全面介绍了老年人心理健康及保健知识。该书内容简明扼要,表述通俗易懂,案例典型实用,对帮助老年人了解自我和中青年人开展为老服务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2018年3月6日,济宁市召开银龄安康工作会议,总结2017年银龄安康工作情况,并对2018年工作进行部署和要求。
2017年,济宁市各级把实施“银龄安康工程”工程作为改善老年民生、保障老年生活的重要载体,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银龄安康工程的支持力量,大部分县市区把银龄安康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惠民工程或驻村帮扶工作中,不断强化措施、优化服务、积极推进。截止到2017年11月底,全市参保人数达45.21万人,占适龄老年人口的45.21%。全市为6289人次参保老年人赔付意外伤害保险金1306.2万元,赔付率73.67%,帮助出险老年人和老年人家庭渡过了难关,进一步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誉。2018年,全市老龄工作部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巩固成绩,创新驱动,规范运作,稳步推进,确保银龄安康工程高效实施、可持续发展,为让全市老年人生活得更幸福、更满足、更安全,为实现全市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18年3月5日,汉川市组织福利机构养老服务护理人员培训。
随着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多,汉川市已经逐步迈入了老年化人口的社会,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养老行业也作为一个朝阳行业,正在冉冉升起。养老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养老护理水平的提高。目前,社会缺少高理论水平和高操作水平的养老护理人员。加强对养老护理员的培养势在必行、迫在眉睫。近年来,汉川市对养老护理员出台了以一系列政策,通过专业的培训为老年人提供一个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加有利于促进康复,为构建和谐社会尽一份力量。
培训基地设在汉川市社会福利院,此次培训为期10天,共培训35位学员。培训内容涵盖职业道德素质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护理特点、常见疾病、营养需求、生活照料方法等服务技能。通过培训,将使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员素质得到提高,逐步满足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
3月6日,济宁市举行2018年3·15宣传活动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将于2018年3月15日开展大规模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广场宣传活动。老年消费教育活动作为宣传活动组成部分,有关职能部门将现场提供服务,提高老年人识假辨诈的意识和能力。
2017年,全市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网络市场监管,心系民生,回应民声,积极开展消费维权工作。3·15宣传活动期间,老龄部门牵头开展了老年人防诈骗宣传活动,市老龄办工作人员和老年服务志愿者在城区广场设立宣传展台,发放宣传资料,受理老年人咨询,现场答疑释惑,解决老年人遇到的消费问题特别是网络诈骗问题,收到良好效果。2018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为“品质消费美好生活”,倡导品质消费理念,完善品质消费标准和制度保障,更好满足消费者对品质消费的需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广场宣传活动期间,将设立投诉咨询台、打击传销宣传台、老年维权咨询台等,在发放资料宣传、面对面咨询答疑的同时,还将对消费者举报的重点违法案件进行现场查处,媒体进行现场采访,及时曝光。
近日,阿坝州老龄办印发《关于认定阿坝州示范性基层老年协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认定马尔康市松岗镇直波村老年协会等26个协会为阿坝州示范性基层老年协会。
《通知》指出,2014年以来,各县(市)按照州老龄办《开展示范性基层老年协会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基层老年协会持续开展示范性基层老协创建活动并取得实效,马尔康市松岗镇直波村老年协会等26个协会,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在规范化建设、自我教育管理、参与为老服务、传承藏羌文化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广大老年人可以信赖和依靠的社会组织,引领和带动了全州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发展。
《通知》要求,全州基层老年协会要以示范性基层老年协会为榜样,进一步加强协会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基本作用,探索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调解涉老纠纷、开展互助服务、活跃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有效方式和途径,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为建成“三区一中心”,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美丽阿坝发挥积极作用。
3月14日,巴中市召开全市老龄工作会议,认真学习传达贯彻全省民政、老龄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18年老龄工作。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罗鸿宾作重要讲话。
会议要求,2018年要着力做好十项重点工作。一是做好敬老模范县(区)、乡(镇)创建工作,要符合巴中特色,切实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二是做好老年协会建设工作,完善组织机构,切实提升建设质量;三是做好优待维权工作,兑现老人优待政策,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四是做好老龄信息宣传工作,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加强健康老龄化宣传教育。五是做好老年教育工作,丰富老年人文体活动,切实提升老年教育办学水平;六是做好老龄调研工作,建立市、县(区)老龄调研联系点制度;七是做好老龄事业统计工作,完成老年人口信息录入工作;八是做好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持续推进农村留守空巢老人关爱服务、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困难老人脱贫攻坚和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等工作;九是做好老龄产业发展工作,做好第二届四川老博会参展相关工作,逐步推动扩大老年服务和用品市场有效供给;十是做好老龄综合能力建设工作,强化能力提升。
会议强调,2018年是党的十九精神贯彻落实年。全市老龄系统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认真贯彻省民政老龄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应对社会各界对老龄问题的关注和期盼。一是要更加注重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培训,突出能力提升;二是要更加注重综合协调,全面加强联络协调工作,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三是要更加注重补齐短板,突出重点,打造具有当地特色、老年人喜闻乐见得实惠的亮点工作;四是要更加注重绩效考核,各地要细化分解老龄工作任务,做到层层落实,推动工作落地生根。
“晋江今年将实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近日,晋江市民政局局长叶苍榆轮值接听市长专线时透露上述消息。
记者了解到,目前,晋江市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6万多人,特别是高龄、失能、失智老人越来越多,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形势日益严峻。
为有效保障老年人急剧增长的长期医疗护理和日常生活护理需求,今年晋江市委、市政府把开展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列入2018年为民办实事项目,计划为全市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购买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在保险期间,经双方指定的合作鉴定机构认定,属于晋江市失能老人的,按照失能的护理金额进行补助,属于晋江市半失能老人的,按照半失能的护理金额进行补助。
“近期,民政局将联合保险公司在全市全面开展70周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调查摸底、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等相关工作,有序推进该项目的落实。”叶苍榆告诉记者,实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将有利于提高失能人群生活质量,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升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抗风险能力,减轻政府和社会的负担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月15日下午,2018年全市老龄工作会议在市党政综合楼会议中心二楼三会议室召开。会议对2017年全市老龄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2018年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老龄委主任陈志伟,副市长、市老龄委执行主任祝振玲,市老龄委常务主任吴水和,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老龄委副主任赵世辉,市老龄委副主任、市民政局局长张双献出席会议。
陈志伟在讲话中对2017年全市老龄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赞誉。他强调,做好老龄工作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现实需要,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做好老龄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各自实际,围绕目标、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切实抓好老龄工作各项任务落实。要着力保障好老年人的基本民生,不断健全老年人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要落实好面向老年人的基本公共服务,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要丰富老年文体活动,广泛开展基层老年文化活动,拓展面向老年人的服务项目。要培育发展老龄产业,引导生活性服务行业增加面向老年人的特色业务。要着力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并为之创造更多条件和机会。
陈志伟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保障,完善机制,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开创老龄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