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青州市建立医养结合长效机制 - 地方工作 - 全国老龄办官网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发布时间: 2017-11-21   来源:青州市老龄办   作者:李曼   近年来,青州市把推进医养结合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紧迫任务,积极探索医疗养老新模式,通过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医养结合工作再上新台阶。  加强领导。青州市把医养结合产业纳入政府总体规划,并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任成
全文:

发布时间: 2017-11-21   来源:青州市老龄办   作者:李曼 

  近年来,青州市把推进医养结合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紧迫任务,积极探索医疗养老新模式,通过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医养结合工作再上新台阶。

  加强领导。青州市把医养结合产业纳入政府总体规划,并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任成员的全市医养结合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协调、整合各项资源。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作,形成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发展的合力。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全面加强医养结合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岗前教育、岗中培养、继续教育的培养体系,加大对各类养老机构专业医生、执业护士、管理人员和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力度,打造一支素质高、专业强的养老服务队伍。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医养结合信息平台数据标准化和信息共享,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共享指标体系,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业务协同和信息资源共享。利用老年人基本信息档案、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对接。

  强化督导考核。通过将医养结合工作纳入重要事项督查范围,建立以落实医养结合政策情况、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无缝对接程度、老年人护理服务质量、老年人满意度等为主要指标的工作评估体系。


招远2017年度长寿津贴发放工作启动 - 地方工作 - 全国老龄办官网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发布时间: 2017-11-21   来源:招远市老龄办   作者:李建恩   日前,招远市2017年度80—99周岁高龄老年人长寿津贴的统计、审核工作已结束,860.20万元的专项资金已拨付到各镇、街道,津贴资金具体由老人户籍所在的村(居)委会负责发放。  今年是招远市长寿津贴标准再次调整的第一年
全文:

发布时间: 2017-11-21   来源:招远市老龄办   作者:李建恩 

  日前,招远市2017年度80—99周岁高龄老年人长寿津贴的统计、审核工作已结束,860.20万元的专项资金已拨付到各镇、街道,津贴资金具体由老人户籍所在的村(居)委会负责发放。

  今年是招远市长寿津贴标准再次调整的第一年:80—89周岁老年人,每人每年400元;90—99周岁老年人,每人每年500元;百岁老人为每人每月600元。全市20919名80—99周岁高龄老年人将于“九.九”老年节期间领到长寿津贴。


阜康市“五位一体”打造“孝养社区 - 地方工作 - 全国老龄办官网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发布时间:2017-11-23来源:昌吉州老龄办作者:  昌吉州阜康市为精心打造孝养乡村(社区)示范点,按照“社区(村)主导、孝德引领、全民参与”的总思路,“五位一体”打造“孝养社区(乡村)”。  一是抓孝德文化,弘孝道。阜康市以老年协会为依托,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文化大院等为主阵地,成立文艺宣传队
全文:发布时间: 2017-11-23   来源:昌吉州老龄办   作者: 

  昌吉州阜康市为精心打造孝养乡村(社区)示范点,按照“社区(村)主导、孝德引领、全民参与”的总思路,“五位一体”打造“孝养社区(乡村)”。

  一是抓孝德文化,弘孝道。阜康市以老年协会为依托,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文化大院等为主阵地,成立文艺宣传队、建立孝养文化体系。在市区、社区、乡村主街面、安全栅栏、活动场所等建起孝文化墙,首批5个孝养社区(村)创建单位展示孝德文化宣传牌200余块。

  二是抓日间照料,尽孝心。充分发挥居家养老中心的基础作用,整合各类服务资源,为老人们提供日间照料,给予困难老人生活补贴。选树榜样,以沙尼汗为老服务典型引导,为独居、空巢、困难老人提供日间生活照料等服务,引导全社会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的氛围。

  三是抓主题活动,扬孝义。阜康市老龄委发挥综合协调作用,依托社区和老年社团开展“崇德扬善”系列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了“端午节粽粽情深”、“七一”感党恩联谊、“中秋节”百家宴、“敬老月”暖夕阳慰问等活动,组织为老人们集体过生日、子女为老人洗次脚等活动。开展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评选活动,设立好人榜,用典型来启发和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大力宣传沙尼汗等身边的孝老爱亲典范,让“孝”成为每个市民的行为自觉。

  四是抓志愿服务,践孝行。全市成立“情暖空巢”、“暖夕阳”志愿为老服务队和党员、工青妇等公益志愿者服务队伍30多个,社区爱心人士办起了“有事找大军”、“爱心超市”、小吴为老志愿服务点,社区开设便民“六小店”等。广泛开展“结对关爱”活动,为独居、空巢、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送餐等上门服务。

  五是倡导老有所为,传家风。充分发挥老年人在家风建设中的传帮带作用,深入开展文明老人传家风活动。组织开展了文明老人签约活动,制定了文明老人公约。打造了“孝道”主题文化大院、建文化书屋。鼓励陈贵源等老人积极创作弘扬主旋律的作品;薛吉厚老人利用新疆小曲子,歌颂党、歌颂新时代;草根宣讲员王鸿大姐把沙尼汗孝亲敬老故事传遍阜康大地等……他们用感恩慈爱书写着灿烂人生,传承着良好家风,使孝养社区(村)创建更充实。


阿克苏地区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 - 地方工作 - 全国老龄办官网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发布时间:2017-11-23来源:自治区老龄办作者:  为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阿克苏地区成立了“医养结合”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了工作重点和工作任务,将“医养结合”试点工作纳入地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
全文:发布时间: 2017-11-23   来源:自治区老龄办   作者: 

  为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阿克苏地区成立了“医养结合”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了工作重点和工作任务,将“医养结合”试点工作纳入地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要内容,建立分工明确、保障有力、责任到人的考核机制。

  一是鼓励具备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开办社区康复、老年护理康复、中医、临终关怀等医疗服务,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失能老人护理型养老机构单设医务室,具备条件的可申请设立医院,并按规定优先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鼓励医师到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开展多点执业和开展疾病预防、营养、中医调理养生等非诊疗行为的健康服务。鼓励各县(市)综合医院与辖区养老机构开展协作,增设老年人病科室,定期上门开展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中医(民族医)养生保健、预约诊疗、急诊急救等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养老机构设立分诊点或医务室。出台了《阿克苏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推行为65岁以上居家老人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上门服务。

  二是按照国家“政策兜底”的要求,重点对城镇“三无”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及低收入的高龄、失能、独居老年人实施全覆盖养老,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目前,全地区养老服务机构44所(社会福利院10所,农村敬老院34所),养老机构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床位数3966张。将全地区城乡低保老年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承担费用纳入当地财政全额负担,免除城乡低保老人的住院治疗起付金,并对住院治疗的城乡低保老年人个人承担部分的费用给予相应救助。

  三是按照“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原则,新建农村互助幸福院221家,极大改善了农村老人在饮食起居、精神慰藉、文化活动等方面的条件,有效提升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天津发布“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 - 地方工作 - 全国老龄办官网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发布时间: 2017-11-24   来源:天津之桥   作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为让津城老年人享受到更好的晚年生活,经市政府同意,《天津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
全文:

发布时间: 2017-11-24   来源:天津之桥   作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为让津城老年人享受到更好的晚年生活,经市政府同意,《天津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日前正式印发。根据该规划,本市将按照以人为本、共建共享,补齐短板、提质增效,改革创新、激发活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着力保障和改善老年民生,让津城老年人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该规划中显示,截至2016年底,津城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43.9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23.35%。预计到2020年将超290万,占总人口比例达26%。

  本市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医疗保险制度。推广多种保险保障制度,推广全民意外伤害附加保险、养老床位综合责任险、老年人意外伤害商业保险的“三重保险保老年人平安”保险保障体系。

  同时,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夯实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基础,推动养老机构提质增效,加强农村养老服务,推进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

  在此基础上,本市还将进一步健全健康支持体系,加强老年人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发展老年医疗与康复护理服务。到2020年,35%以上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病科,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在居家、社区和机构三个层面,基本实现家庭医生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城乡社区医养结合网络服务功能全覆盖。

  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让津城老人老有所保

  根据《天津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本市将进一步为津城老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在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公益慈善四个维度,不断扩大津城老年人保险保障受益面,让津城老人“老有所保”安享晚年。

  据悉,在社会保险方面,本市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和待遇调整机制,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广多种保险保障制度,继续推进“三重保险保老人平安”保险保障体系。

  在社会福利方面,制定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统筹发展扶老、济困等福利事业,推进社会福利由兜底保障向适度普惠转变。鼓励有条件的区建立高龄津贴制度。适时调整百岁老人营养补助费标准。

  在社会救助方面,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救助标准统筹。对符合低保、特困供养条件的困难老年人,按政策规定享受相关待遇。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加强对老年人“救急难”。

  在此基础上,鼓励面向老年人开展募捐捐赠、志愿服务、慈善信托、安全知识教育、急救技能培训、突发事故防范等形式多样的公益慈善活动。加强民政部门与公益慈善组织、社会服务机构之间的信息对接和工作衔接,实现政府救助与社会帮扶有机结合。

  持续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

  让津城老人老有所养

  从今年起至2020年,本市将持续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通过机构养老和居家社区养老的无缝衔接,为津城老人提供更多、更舒心的服务,让津城老人“老有所养”。

  根据《天津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本市将大力夯实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基础。一方面,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引导照料中心、托老所等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模式、提升质量效率,为老年人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和专业化服务,鼓励老年人参加社区邻里互助养老。另一方面,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的整合利用。推进照料中心运营机制改革,延伸照料中心服务功能,向居家的行动不便、空巢和失能老年人延伸服务,将有条件的照料中心升级为社区老年服务中心,打造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机构。

  同时,推进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规划、资源共享、服务对接、平衡发展,大力推动养老机构提质增效。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在保障特困老年人自愿入住的基础上,转向以收住失能老年人为主。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鼓励采取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鼓励社会办养老机构多收住失能老年人,加强农村养老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养老服务行业自律和信用体系建设,依法依规从严惩处欺老、虐老行为。

  健全老年人健康支持体系

  让津城老人病有所医

  为了让津城老年人享受到病有所医的健康支持体系,本市还将加速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合作,加强老年人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发展老年医疗与康复护理服务。其中,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在2020年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

  根据《天津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本市一方面将完善医养结合机制,鼓励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支持养老机构举办和联办医疗机构,鼓励基层机构开设老年护理病区,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另一方面,开展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快发展康复医院、护理院等专科医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广泛开展老年人康复健身体育活动。

  到2020年,在居家、社区和机构三个层面,基本实现家庭医生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城乡社区医养结合网络服务功能全面覆盖,35%以上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病科,城乡社区普遍建立适合老年人参与的健身活动站点和体育团队。

  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让津城老人老有所乐

  为了满足老年人在精神养老方面的需求,本市从今年起还将加速推进老年教育、老年文化建设和老年人精神关爱服务体系。其中,老年教育示范工程将依托社区学校、社区活动中心等社区教育机构,在市民身边试点建设100个社区老年学习中心,满足老年人就近便利的学习需求。

  根据《天津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本市将加速建设老年教育“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办学体系。推广天津市老年人大学校外办学模式,增设校外教学实践基地35个,使总数达到150个。到2020年底,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达到老年人口总数的20%以上。

  同时,推进老年文化建设,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开展老年文化赛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老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积极推进基层社区老年文化建设,培育老年文化活动品牌,鼓励创作发行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图书、报刊以及影视剧、戏剧、广播剧等文艺作品。

  在此基础上,还将建立老年人精神关爱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从基本生活照顾向精神慰藉、心理支持、康复护理等领域延伸,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心理评估、知识普及和咨询等精神关爱服务。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创建老年人精神关爱中心,有条件的区建设老年人精神关爱服务站,积极推进老年人精神关爱服务进社区、进家庭、进机构。

  支持多层老旧住宅加装电梯

  让老年人上下楼更便利

  根据《天津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本市下一步将推动设施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支持多层老旧住宅加装电梯。

  根据该规划,本市将严格执行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老旧楼区公共设施适老环境改造制度,出台老年人居家养老环境改造服务办法。加强与老年人自主安全的通行道路、出入相关建筑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交流信息、获得社区服务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的无障碍设计与改造。加强居住区公共设施无障碍改造,重点对坡道、楼梯、电梯、扶手等公共建筑节点进行改造。同时,营造安全、绿色、便利生活环境。加强老年人住宅公共设施无障碍改造,满足老年人基本的安全通行需要。按照就近便捷的原则推进社区老年生活圈服务建设。加强对养老服务设施安全隐患的排查和监管。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节能宜居改造,将各类养老机构和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纳入绿色建筑行动重点扶持范围。支持多层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引导、支持开发老年宜居住宅和代际亲情住宅。

  据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天津旧城改造生态化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宋昆介绍,根据老旧住宅老年居民加装电梯的强烈意愿,有关部门已向市财政局、市既有房屋管理处、市建委提交了相关提案,并得到积极回复。目前,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设计总则》《指导意见》正在推动制定中。


滁州市多措并举确保五保老人温暖过冬 - 地方工作 - 全国老龄办官网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发布时间: 2017-11-27   来源:滁州市民政局   作者:王启龙   一是严以监督,开展机构安全排查。结合养老院质量安全提升专项行动,成立联合督查组,在全市敬老院定期开展安全管理检查,重点在防火、防盗、防食物中毒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全面彻底的排查;对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及时排除,切实防患
全文: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消防设施设备改造。  四是按时发放,确保资金及时到账。1-10月份,全市共发放五保供养金9489万元,月保障26223名五保对象。为全市14116名60岁至80岁分散供养五保
淄博市召开2017宣传信息工作会议 - 地方工作 - 全国老龄办官网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发布时间: 2017-11-27   来源:淄博市老龄办   作者:   11月23日,淄博市召开全市2017宣传信息工作会议,通报“敬老月”情况,进一步明确老龄宣传信息工作任务。各区县老龄办主任及业务科长、部分优秀养老机构和涉老企业单位负责人共计90余人参加了会议。市老龄办主任李勇主持会议并作重要
全文:

发布时间: 2017-11-27   来源:淄博市老龄办   作者: 

  11月23日,淄博市召开全市2017宣传信息工作会议,通报“敬老月”情况,进一步明确老龄宣传信息工作任务。各区县老龄办主任及业务科长、部分优秀养老机构和涉老企业单位负责人共计90余人参加了会议。市老龄办主任李勇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会上,市老龄办副主任刘延军从精心组织部署,确保敬老月活动扎实深入;各级领导重视,广泛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敬老氛围;敬老助老成风,老年人广得实惠;活动丰富多彩,老年人参与热情高涨;加大法规宣传,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六个方面对全市“敬老月”情况进行了总结通报。“敬老月”期间,淄博市紧紧围绕“关爱老年人,欢庆十九大”的主题,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周密部署,协调推进,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一系列有力度、有影响、有成效的活动,为老年人办了一系列好事、实事,营造了尊老、养老、助老的浓厚社会氛围。

  会议还就第三届敬老爱老助老创建活动、“读敬老书 做敬老事 写敬老文”征文、2018年度报刊征订、近期老年权益及老龄事业等方面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市老龄办主任李勇在总结时强调,全市各级老龄组织和老龄工作者要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切实增强做好老龄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满足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倾情尽力为老年人送温暖、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广大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李勇要求,老龄宣传工作要牢牢把握党的十九大关于老龄工作的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新思想、新理念这一主线,深入开展人口老龄化基本国情的宣传,大力宣传积极发展老龄事业的重大意义,大力宣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举措,大力宣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安排,大力宣传认真做好老龄工作的新要求。牢固树立大宣传、强势宣传的理念,深入开展老龄法规政策宣传,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扩大宣传阵地,开创老龄宣传工作新局面,为推进老龄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安丘市长寿补贴发放惠及百岁老人 - 地方工作 - 全国老龄办官网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发布时间: 2017-11-28   来源:安丘市老龄办   作者:宋会鹏    近年来,随着安丘市百岁老人逐年增加,尊老、敬老、爱老逐渐成为了社会良好风气,为弘扬中华民族孝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让老年人们能感受到更多的关心与关爱,今年,安丘市财政按照每人每月600元的标准,拨付百岁老人长寿金28.14
全文:

发布时间: 2017-11-28   来源:安丘市老龄办   作者:宋会鹏  

  近年来,随着安丘市百岁老人逐年增加,尊老、敬老、爱老逐渐成为了社会良好风气,为弘扬中华民族孝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让老年人们能感受到更多的关心与关爱,今年,安丘市财政按照每人每月600元的标准,拨付百岁老人长寿金28.14万元,由市民政局发放到全市42名百岁老人手中,用于补助百岁老人。通过为百岁老人发放长寿补贴,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爱和温暖,切实改善了我市百岁老人的生活条件。


惠州市老龄办组织开展老龄工作调研活动 - 地方工作 - 全国老龄办官网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发布时间: 2017-11-29   来源:惠州市老龄办   作者: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提升老龄政策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推动老龄事业创新发展,近日,受惠州市老龄委专职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王筱颖的委托,市老龄办副主任杨明主、王东红分别率调研
全文:

发布时间: 2017-11-29   来源:惠州市老龄办   作者: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提升老龄政策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推动老龄事业创新发展,近日,受惠州市老龄委专职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王筱颖的委托,市老龄办副主任杨明主、王东红分别率调研组赴各县(区)开展老龄工作调研活动。

  调研组深入村(居)、老年协会实地查看,听取相关情况介绍,并与县(区)、乡镇(街道)老龄干部及村(居)委会、老年协会负责人等座谈交流,详细了解老龄优待政策措施的落实、推进情况,了解基层老年协会的建设、管理情况,听取老龄政策创新和老龄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杨明主、王东红对各地老龄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对他们提出的一些老龄工作创新思路和设想表示赞赏,要求各地老龄部门和老龄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老龄工作,不断加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着力抓好老龄法规政策的落实,使各项惠老政策落到基层,真正使老年人受到关爱得到实惠。


巴中市老龄办启用数字平台管理老龄工作 - 地方工作 - 全国老龄办官网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发布时间: 2017-11-29   来源:巴中市老龄办   作者:高利   为精准老龄数据统计与分析、按需分类提供为老服务、透明管理老龄工作,巴中市老龄办启用四川省老龄信息管理平台操作管理老龄日常业务工作,确保老龄工作规范、廉洁、安全运转。  老龄信息管理平台涵盖老年人状况统计调查和发布、高龄津贴
全文:

发布时间: 2017-11-29   来源:巴中市老龄办   作者:高利 

  为精准老龄数据统计与分析、按需分类提供为老服务、透明管理老龄工作,巴中市老龄办启用四川省老龄信息管理平台操作管理老龄日常业务工作,确保老龄工作规范、廉洁、安全运转。

  老龄信息管理平台涵盖老年人状况统计调查和发布、高龄津贴管理等8个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以村(居、社区)委为最小的区划管理单位,各区划单位的老龄工作人员可在平台上动态管理每位老人的基础信息、提供的政策保障和优待政策,时时分析当地老龄工作各类数据、监测老年人生活现状,上一级老龄机构可通过平台实现对下一级老龄机构的管理与监督、考评辖区内老龄工作目标任务。

  该平台的启用,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我市各级老龄机构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经费公开等政务公开内容,护航各级老龄从业人员科学规范、廉洁透明的开展为老服务工作。


上页 1 2 3 ... 94 95 96 ... 216 217 218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