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下午,山东省副省长孙继业来我市视察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烟台市政府副市长张波,蓬莱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升岩,市政府副市长隋玉娜陪同调研。孙继业实地视察了市中医医院涌泉康护中心,详细了解康护中心运营模式,功能特点,并和入住在这里的老人亲切交谈。孙继业对我市医养结合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孙继业指出,要加强标准化建设、养老人才培训,不断提升老人医疗服务水平;要大力发展医养健康产业,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提高失能老人康复水平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8月29日下午,山东省副省长孙继业来我市视察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烟台市政府副市长张波,蓬莱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升岩,市政府副市长隋玉娜陪同调研。孙继业实地视察了市中医医院涌泉康护中心,详细了解康护中心运营模式,功能特点,并和入住在这里的老人亲切交谈。孙继业对我市医养结合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孙继业指出,要加强标准化建设、养老人才培训,不断提升老人医疗服务水平;要大力发展医养健康产业,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提高失能老人康复水平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目前,新沂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00229人,站全市人口总数的17.8%。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新沂市委、市政府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方针,建设多层次、多元化、全覆盖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文化娱乐、法律援助和安全守护等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解决居家老人生活困难,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实施,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取得成效,经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成立了以市长陈堂清为组长的新沂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在市民政局设立了办公室,相关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推进”的原则,明确分工,强化责任,确保所承担的任务和项目落到实处。同时,建立督办机制,加大督办、检查力度,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是科学编制实施方案。为确保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市政府在征询相关部门意见建议后,召开了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并印发了《新沂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方案》根据该市改革试点九项任务的具体内容进行细化,逐项对照,共分解排出27项工作任务,制定了项目实施序时进度,明确时间节点、责任单位、资金使用等,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三是狠抓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服务。为明确各类项目建设、补助和运营标准,新沂市民政局、老龄办联合印发了《新沂市2018年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实施方案》,明确了各类项目建设标准,根据服务功能配置用房和设施设备。在建设形式上,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整合利用闲置资源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鼓励民办养老机构增设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和功能,扶持热心为老服务的社会团体、个人和企业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3个、农村老年人关爱之家40个、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7个、老年人助餐点37个,共计167个,占村(居)总数的60%。在运营服务上,一是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医养融合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对社区养老机构以及居家老人的医疗服务支撑,与有意愿的老年人家庭建立医疗契约服务关系,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积极开设家庭病床,方便老年人就医,并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保障基本卫生服务项目覆盖社区全体老人。二是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融合模式。对养老机构开展服务功能延伸试点,实现机构养老专业化与居家养老亲情化的结合,推动具备相应条件的养老机构建设融居家和机构于一体的“养老服务综合体”。三是推进农村敬老院转型升级。将农村敬老院转型为面向社会开放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开展精神关爱工作,增加农村居家养老和日间照料功能,形成具备五保供养、社会老人寄养、日间照料、居家养老、残疾人照护等功能,满足农村养老刚性需求。
突出工作重点
推进将老龄基本信息库建设、银龄安康行动和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信息库建设实现信息录入村(居)全覆盖;银龄安康行动有序推进,全市累计完成参保人数106.4449 万,赔付案件8545 件,理赔金额2232.29 万元,增强老年人抗风险能力。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覆盖率达29.31%。
完善惠老政策
2015年,启动实施了关爱扶助空巢病残特困老人项目,帮助因病致贫返贫,生活长期处于困难状态的老年人,累计救助老人400名,发放扶助金60万元。2017年,调整市城区高龄、特困老人在网话费补贴范围,增加80-84周岁年龄段老年人,同时,将老年人免门票年龄由70周岁降为65周岁。
营造敬老氛围。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老年法》《安徽省实施〈老年法〉办法》。利用重大节日、重要时段开展走访慰问特困老人、百岁老人和养老机构等活动。
近日,高密市召开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推进会。各镇(街、区)离退休干部党总支(支部)书记、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离退休干部党总支(支部)书记参加会议。
会上对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提出了6项要求:一是进一步深化为离退休干部党员集体过“政治生日”活动;二是持续开展“支部工作法”工作;三是建立健全干部职工荣誉退休仪式;四是继续开展“一十百千万”老干部志愿服务工程;五是继续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研究工作;六是落实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经费补贴及党组织书记、纪检委员工作补贴;七是继续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实体化建设工作。
近日,温州市2018年基层老年协会骨干培训班在温州城市大学举行,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市老龄办主任蒋义炮、县(市、区)老龄办主任及镇街、社区老年协会会长等100余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会上,市老龄办主任蒋义炮对现阶段人口老龄化形势作了分析,指出基层老年协会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可以大有作为,在如何促进基层老年协会规范提升上提了几点意见,一是要争取党政领导支持;二是要加强规范提升;三是要加强协会班子建设;四是要加强硬件建设;并对培训班提出几点希望,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学习培训的自觉性;二是强化学习意识,扎实做好协会工作;三是严格学习要求,确保学习培训取得实效。
培训班还邀请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科主任杜晓红就“老年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薛无瑕就“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助理研究员罗晓晖就“城乡社区老年协会工作手册”、市老龄办副主任陈光富就“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专题进行主讲,深入浅出的解析了基层老年协会建设若干问题。同时还围绕“阵地如何建、工作如何抓、活动如何搞、资金如何管”等实际问题,阐述了如何激发基层老年协会建设的活力。
参训人员通过为期两天的业务知识培训和政策理论学习,对基层老年协会建设的工作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下阶段加强了基层老年协会建设、开展为老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重点支持社会资本兴办特色型医疗机构 允许社会资本参与中外合作办学
湖北省出台意见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
9月11日获悉,为进一步激发我省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领域投资活力,近日(8月29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坚持分类管理,把非基本公共服务更多地交给市场,着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政府有规划、社会有需求、市场有前景的社会领域,形成市场多元开放、竞争公平有序的发展格局。
行业准入条件放宽
《意见》明确,大力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凡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非公立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一视同仁;重点支持社会资本兴办康复、护理、老年病等紧缺型和特色型医疗机构,引导传统宾馆、餐饮行业转型设置康复院、护理院等。
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鼓励公办养老机构实行服务外包;鼓励境外投资者设立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与境内投资者享受同等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开发老年人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部分农村失能空巢老人抱团互助养老。
适当降低民办学校准入条件。允许社会资本参与中外合作办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领域,支持社会力量提供信息化课程、实训实习、教师培训、管理支持、质量检测、就业指导等专业化服务。
鼓励省内国家级文化创意试点单位与社会力量合资合作设立企业;支持社会组织直接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文化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与国有文化文物单位深度合作;鼓励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创作具有荆楚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剧目。
支持社会资本进入体育用品生产及销售领域。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体育场馆建设运营领域及足球、篮球、网球、乒乓球等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体育项目,建立职业化俱乐部;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冰雪、水上、航空、户外运动、汽车、摩托车、电子竞技、体育旅游等新兴体育产业领域,打造多元融合的体育综合体,带动体育消费升级。
此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申办、承办高水平体育赛事,进入体育中介行业,开展赛事策划、推广和运营;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创办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构,将其纳入全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享受同等激励政策。
一揽子鼓励政策配套出台
发展离不开投入。为支持社会资本更好地进入上述社会领域,《意见》提出,各市、州、县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门要研究制定有利于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支持相关领域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和资产证券化产品,并探索发行股债结合型产品进行融资,满足日常运营资金需求。
《意见》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社会领域相关产业,促进全产业链发展;培育一批技术成熟、信誉良好的知名中医健康养生服务集团或连锁机构,建成随州、恩施、神农架、武当山、蕲春等10个国内知名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区,开发推广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商品和服务项目;支持医疗器械、药品、康复辅助器具、体育运动装备、文化装备、教学装备等制造业发展。
《意见》还要求各地认真落实土地税费等优惠政策,将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领域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用好、用足、用活有关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对企业和个人支持社会事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按照税法有关规定准予扣除。
水电气方面,非公立医疗、教育等机构享有与公立医院、学校用水电气热等同价政策,民办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用水电气热执行与工业同价政策,大众健身休闲企业用水电气热价格不高于一般工业标准。
《意见》强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的重要意义,强化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省发改委要会同省有关部门,加强对本意见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跟踪分析,重大情况及时报告省人民政府。
9月6日上午,南昌市综管办、南昌市委老干部局联合在市老年大学演艺厅举办南昌市老干部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志愿者活动授旗仪式,500余名老干部志愿者参加仪式,共同见证南昌市老干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志愿者服务队成立。
会上,老干部志愿者代表宣读了志愿者活动《倡议书》,县(区)老干部工作人员上台领取志愿者帽子,市综管办领导向老干部志愿者服务队授旗。
会议指出,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志愿活动是老干部志愿服务活动重要内容,是为民办好事、做实事的具体体现。广大老干部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志愿活动。
会议号召,广大老干部要本着“自愿参与、安全第一、力所能及、量力而行”的原则,在身体允许、情感自愿的前提下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老干部志愿者活动,当好 “宣传者、践行者、监督者”,积极参与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宣传和监督工作,助力“美丽南昌·幸福家园”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为做大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贡献老干部力量。
此次授旗仪式的举办,标志着南昌市老干部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志愿者活动全面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