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切实提高人民群众防范非法集资意识,近日,诸城市组织工作人员在百尺河镇集贸市场,进行“打击非法集资、提高防范意识”的普法宣传活动。
本次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条幅、发放传单、口头教育、疑问解答等方式,向老人们宣传了当前非法集资的表现形式、危害及如何防范等相关金融知识,引导老年人增强理性投资意识,自觉抵制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活动共计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进行现场解答40余次,提高了老年人对非法集资的防范意识。
为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切实提高人民群众防范非法集资意识,近日,诸城市组织工作人员在百尺河镇集贸市场,进行“打击非法集资、提高防范意识”的普法宣传活动。
本次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条幅、发放传单、口头教育、疑问解答等方式,向老人们宣传了当前非法集资的表现形式、危害及如何防范等相关金融知识,引导老年人增强理性投资意识,自觉抵制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活动共计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进行现场解答40余次,提高了老年人对非法集资的防范意识。
为切实做好新时代创新发展老龄事业问卷调查工作,诸城市老龄办认真采取措施,确保调查数据真实有效,高质量完成调查任务。
工作中,一是印发通知。市老龄办印发了《关于开展新时代创新发展老龄事业问卷调查的通知》(诸老办发〔2018〕2号),将调查目的、调查内容及形式、调查时间、调查对象、调查要求作了统一安排。二是召开会议。市政府分管领导召集镇街(园区)分管老龄工作的负责同志召开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严格按照《通知》要求,明确任务、抓紧抓实,切实把我市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和孝老养老状况反映出来,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协调督导。结合正在开展的“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对镇街(园区)问卷调查情况进行组织协调和督导督查,对问卷调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答疑释惑,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调查任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据潍坊市政府领导安排和潍坊市老龄委部署,近日,寿光市老龄办印发《开展新时代创新发展老龄事业问卷调查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新时代创新发展老龄事业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为导向,围绕寿光市老年人真实需求、全市养老孝老敬老状况和为老龄事业发展建言献策三个方面开展,主要目的是汇民智、聚民意,为加快推进老龄事业创新发展奠定基础,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本次调查分老年人和非老年人两个群体。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调查问卷分为老年人生活现状和需求调查问卷(A)和养老孝老敬老居民调查问卷(B)。调查采取书面调查与网络调查相结合方式进行。书面问卷与网络问卷内容一致。
调查时间为5月29日——6月20日,针对我市老年人书面调查问卷样本设计为1110份,网络调查问卷样本设计为3万份,老年人和非老年人答卷分别为1.5万份。
寿光市老龄委召开老龄工作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提出要求。并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开展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市老龄办负责调查督导工作,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基础上,加强对问卷调查的协调督导,随时掌握调查情况,确保调查活动有序开展。
近日,闽南民俗摄影展在厦门市老年活动中心开展,拉开了第六届厦门市老年文化艺术节的序幕。本次艺术节由厦门市老龄办主办,系列活动将持续到10月。
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惠老繁荣发展,活跃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厦门市老龄办积极搭建老年人展示风采的平台,于2003年首次举办老年文化艺术节。艺术节每三年一届,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今年,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本届艺术节的主题为“践行十九大,银龄展风采”,主要由网上展厅、主题赛事、公益养老服务进社区、综合展演四个板块组成,内容包括摄影展、书画展、集邮展、诗歌征文朗诵比赛、老年文艺调演和闭幕式等。
近日举办的闽南民俗摄影展,共展出136幅作品,是从150多名作者投送的1000多幅作品遴选出的。老年摄影爱好者以挚爱乡土的情怀,用心捕捉一个个生动瞬间,诠释了闽南民俗深厚的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绵长的回味。
为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三明市老年人口信息和关心关注支持老龄事业发展,市老龄办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对三明市老年人口及老龄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信息采集与分析研究,形成了《2017年度三明市老年人口与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并于近日公开发布。《报告》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2017年末三明市老年人口的相关信息,包括全市老年人口概况、县(市、区)老年人口状况、百岁老人、离休干部、空巢老人、失能老人、失独老人、建档立卡贫困老人等特殊老人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主要介绍2017年三明市老龄事业发展的基本信息,内容涉及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社会救助、养老服务、老年优待、老年福利、老年文化教育、参与社会、老龄工作机构等方面情况,全面反映了三明市老龄事业发展各方面的信息。
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末,三明市全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46.1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6.05%,高出全省1.86个百分点。我市三元区人口老龄化达20.24%,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全市60周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32.51万人,占全市老年人总数70.44%。全市百岁老人108人,最长者为120岁,也是目前全省最高寿老人。人均期望寿命79.17岁。
报告显示,2017年, 全市各项老龄事业齐头并进,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社会救助、养老服务、老年优待维权、老年文化和参与社会、老龄工作机构等方面取得更好的发展,推动老龄工作跨入新时代。全市拥有床位的养老服务设施970家、床位总数15031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2.57张。在养老服务方面,全市累计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64个,农村幸福院408个.培育落地禾康、泽惠等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5家,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5个,承接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全市共有25741位老年人享受线上基础信息服务、有17698位老年人享受实体援助服务。在老年优待方面,全市全面建立普惠性高龄津贴制度,共有6.08万名年满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享受到高龄津贴,年度发放高龄津贴达3118.65万元。
潍坊市老龄办《关于开展新时代创新发展老龄事业问卷调查的通知》下发后,高密市精心组织,迅速落实。根据办公会安排,将调查问卷按照每个镇(街、区)50份下发至各镇(街、区),200份发放至老龄委成员单位、老年大学、老年团体组织,70份放置市民之家老年证办理窗口、银龄家庭传媒大学报名窗口、退休人员办理服务窗口。
经过统计,此次参与书面调查问卷的老年人共1020人,其中59%为女性,年龄在80岁以下的占89%,文化程度普遍在初中以下。从统计来看,大部分的老年人经济来源主要为基础养老金、子女供给和退休金,经济支出主要为吃穿住用和医疗费,与配偶一起生活的老年人占46%,居家养老和随子女养老是现代老年人最喜欢的养老方式,医疗保健和精神关爱成为老年人对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需求,大部分的老年人希望能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发挥余热。
6月5日至8日,杭州市在市委党校举办2018年全市乡镇(街道)老龄工作干部培训班,各区、县(市)老龄工办分管领导和科室负责人、乡镇(街道)老龄工作干部共约110人参加培训。杭州市民政局党委委员、老龄工办主任陈娜出席会议并作动员讲话。
此次培训班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应对全市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进一步提高乡镇(街道)老龄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提升老龄干部服务基层、服务老年人、服务老龄事业发展的工作能力。培训班邀请了浙江外国语学院和市委党校文化与社会学教研部的专家教授及市民政局、市老龄工办相关处室负责人授课,培训内容包括新时代老龄工作新精神、习近平民生思想、当前杭州市养老服务工作现状及今后发展思路、智慧养老工作、老年优待证办理“最多跑一次”改革、老年人意外伤害险工作、老年权益保障等内容。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萧山区、临安区、建德市还选派了乡镇(街道)代表,进行基层老龄工作交流。
在开班仪式上,陈娜指出,目前杭州市老龄化、高龄化、失能化和空巢化“四化叠加”趋势明显,老龄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新挑战。对于此次培训,她强调:一是要提高站位,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参加培训学习的意义,切实增强学习培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开阔视野,把握工作主动权,努力提升做好老龄工作的水平,力争工作上有新的突破;三是要严于律己、端正态度、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确保培训取得实效,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培训班还专门组织参训人员赴杭州金色年华金家岭退休生活中心和富阳区瑞丰老年公寓进行实地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