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管理运营社区医疗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使社会力量成为提供社区医养服务的主体。充分发挥社会公益组织作用,引导公益慈善组织、社会志愿者、社区居民开展为老志愿服务。鼓励老年人从事社区公益性或其他有偿劳动,开展“低龄照顾高龄、健康者照顾体弱者”等志愿服务。发挥社会工作者专业特长和作用,实施社工进家庭、进机构、进社区行动,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物质扶助、志愿服务,给予老年人更多关爱照顾。
烟台市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管理运营社区医疗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使社会力量成为提供社区医养服务的主体。充分发挥社会公益组织作用,引导公益慈善组织、社会志愿者、社区居民开展为老志愿服务。鼓励老年人从事社区公益性或其他有偿劳动,开展“低龄照顾高龄、健康者照顾体弱者”等志愿服务。发挥社会工作者专业特长和作用,实施社工进家庭、进机构、进社区行动,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物质扶助、志愿服务,给予老年人更多关爱照顾。
为进一步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建立健全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机制,引导社会组织专业化发展,促进提供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发挥社会组织的独特优势,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近日,新沂市民政局向全市各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各社会组织印发了《关于开展2018年公益服务创投活动的通知》。
《通知》规定了申报项目的范围:一是为老年人服务项目。包括:为老年人特别是困难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服务;对独居和“空巢”老年人结对关爱、心理关怀;老年人的健康干预和健康促进;老年人的维权和文化活动;其他满足社区老年人特别是困难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和提升生活质量的服务。二是为青少年服务项目。包括:孤残儿童的照料;社区青少年志愿者服务;社区青少年帮教;围绕外来、外出务工子弟、重病重残家庭儿童、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的困难救助、心理辅导、综合性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等社会服务。三是助残服务项目。包括:残障人士的康复;技能培训和就业;社会融入;残障人士家庭支持;残障人士文化娱乐团队建设等服务。四是救助帮困服务项目。包括:支出性贫困家庭的救助帮困;为生活困难的居民家庭提供综合帮扶和志愿服务,为留守、流动、单亲、贫困妇女提供权益保护和困难帮扶等。五是其他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包括:有利于弘扬志愿精神,有利于社区公益服务组织健康发展,有利于鼓励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有利于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能力提升,促进社区和谐、社会和谐的其他服务。
公益创投项目由政府采取资金资助的方式实施。市民政局对最终认定的项目给予每个0.2至10万元的资金支持。
《通知》要求,项目负责人应当按照“专款专用、单独核算、注重绩效”的原则,建立健全项目资金专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将市创投项目资金和配套资金全部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和管理,严格遵守项目资金支出范围,将项目资金全部用于受益对象和服务活动,确保专款专用、高效使用。
据公安户政管理部门统计数据表明,截止2017年末,三明全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46.1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6.05%,高出全省1.86个百分点。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31.47万人,占总人口的10.94%;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20.72万人,占全市老年人总数44.88%;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7.08万人,9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7353人。全市60周岁及以上女性老年人23.17万人,占全市老年人总数50.21%。全市60周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32.51万人,占全市老年人总数70.44%。全市空巢老人(纯老年人家庭老人数)6.6万人,占全市老年人总数14.29%。各县(市、区)人口老龄化情况,从高至低依次为:三元20.24%、梅列18.09%、明溪17.53%、永安17.45%,沙 县16.48%、泰宁县16.13%、宁化县16.05%、将乐县16.00%、建宁县15.97%、清流县15.73%、尤溪县15.38%、大田县12.97%。
烟台市积极支持社会办医,到 2020 年,社会办医疗机构占比达到 30%以上。落实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医院评审等方面对所有医疗机构同等对待的政策措施。推动商业保险机构以出资、新建等方式兴办医疗、养老、健康体检等健康服务机构。促进医疗与养老融合发展,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签约服务,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康复护理、老年病和临终关怀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
为让老年人在社区助餐点吃得营养、安全、满意,日前,市食药监局和市民政局联合出台《扬州市为老助餐食品安全工作指导意见》,要求为老助餐服务站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材新鲜,来源正规,配置二次加热保温设施和饭菜分装场所。同时该《指导意见》还推出20套老年人助餐菜谱。
为老助餐分“中央厨房”和社区助餐点两种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建设,越来越多的老人就近吃上价廉可口的饭菜,免去了买菜、做饭的“生活负担”。但为老助餐也暴露出体系覆盖不到位、部分社区老年食堂无证无照经营,以及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
市食药监局食药安全总监洪昊介绍,该《指导意见》在全省率先出台,是继去年我市养老机构食堂规范化管理的延续和深化,由点到线到面,形成为老助餐服务体系。
据悉,为老助餐分两种形式,一种是服务城市30人(农村20人)以上的社区老年人助餐点,另一种是能提供城市200人以上的“中央厨房”。社区老年人助餐点是有条件的社区(村),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为单位开办。“中央厨房”(日间照料中心食堂)是有条件的街道(镇),以日间照料中心为单位,利用闲置房屋开办,向周边社区(村)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
今年我市将建成137个老年人助餐点
政府部门鼓励各地分散设立为老助餐服务站,扩大助餐范围。为老助餐服务站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办理相关证照,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开展食品安全自查。
不具备条件的社区(村)、街道(镇),可选择等级为良好以上的社会餐馆、养老机构、企事业食堂等,作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签订助餐合同,就近供应区域内老年人用餐。
按照目标任务,今年我市将建成4个街道“中央厨房”,137个老年人助餐点。到2021年,每个街道均建有“中央厨房”(日间照料中心食堂),全面实行老年人助餐服务一卡通,建立更加安全、便利的“‘中央厨房’+中转配送+社区就餐、送餐、助餐”老年助餐服务体系,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
不供应改刀熟食、生冷拌菜等食品
按要求,有膳食加工的为老助餐服务站应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主体业态”为“单位食堂”,由具备餐饮经营资质的管理公司负责日常运营。
加工膳食要求原料新鲜,来源正规,烧熟煮透,从烧熟至食用的时间控制在两小时以内。食品加工应当餐制作、当餐食用,不供应改刀熟食、生冷拌菜、生食水产品、色拉、隔餐膳食以及禁止出售的其他食品。
从事老年人助餐服务的加工、服务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且严格实行晨检制度。建立膳食留样制度,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00克。
送餐车辆须配备封闭式保温设施
据该《指导意见》,原则上采用现场用餐的供餐方式,饭菜不外带,少数行动不便、高龄或重病卧床的老人,可由所在社区(村)、街道(镇)专职人员负责送餐上门。享受助餐服务的老人与各为老助餐服务站签订承诺书,承诺不外带饭菜、不食用隔餐膳食。
提供少量送餐服务的,送餐车辆须配备封闭式保温箱或封闭式保温车辆,确保食用前膳食的中心温度不低于60度。单一提供现场用餐的应提供清洁卫生的膳食暂存场所,如果现场需膳食分装的,还应配备符合要求的专用分装场所、流动水源、消毒设施等。
送餐时应使用无毒、清洁的食品容器、餐具和包装材料,避免送餐人员直接接触食品,确保食品不受污染;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餐具。为保证膳食食用前温度不低于60度,应配备二次加热设施。餐饮具宜采用热力方式消毒,保证餐饮具消毒效果达标。
为深入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加强全办党员干部勤政廉政教育,营造积极良好的廉政氛围。7月6日下午,市老龄办织在职党员干部到桂林市美术馆参观由桂林市纪委举办的“廉政桂林·你我同行”廉政书画展。
此次展出的200幅书画作品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书法以遒劲的笔墨直抒胸臆,美术作品借物咏志,特别是梅花和荷花等形象隐喻突出,主题鲜明,散发着清风正气,给人启迪,美育心灵。通过看展,广大党员干部既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又接受了一次廉政教育的洗礼。
观展结束后,我办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加强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不断强化自律意识,时刻筑牢思想防线,树立老龄党员干部廉洁勤政的良好形象。
7月9日,潍坊市老龄办召开半年工作调度会议,总结交流上半年全市老龄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部署下步工作任务。
今年以来,潍坊市老龄办按照“一六四四一”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开展新时代创新发展老龄事业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49797份;立足部门职能,加快推进老龄产业发展;召开全市城乡社区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推进会议,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有序推进;老年文体活动规范化、常态化推进,实现月月有活动、场场有创新;银龄安康工程创新推进,试点三级工作网络建设,承保人数同比增长25%;完善潍坊市银龄家庭传媒大学课程设置,成立两处线下辅导站;启动养老孝老敬老系列活动,努力建设具有潍坊特色、时代特征的孝亲敬老文化。
下半年,市老龄办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贯彻实施《“十三五”潍坊市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创新发展老龄事业问卷调查成果的转化运用,切实将调研建议转化为老龄事业的工作措施,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总结银龄安康工程三级工作网络试点经验,逐步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引入市场机制,增加潍坊元素,扩大潍坊市银龄家庭传媒大学的收视面和学习效果;聚焦聚力新旧动能转换,主动作为、主动担当,加快推进老龄产业发展,努力满足广大老年人的消费需求;积极做好敬老月和庆祝老年节活动,扎实开展“孝行潍坊——我先行”为老志愿服务,举办潍坊市银龄家庭传媒大学成果汇报展、银龄鹊桥相亲会、老年文艺汇演、中老年广场舞大赛等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广大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